包括彝族、花腰傣、哈尼族和佤族的文化特色。
东汉时期,一批具体记写哀牢国事的文献出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杨终的哀牢传,留存有九隆传说、一份不完整的哀牢王世系谱、东汉时期哀牢国国王扈栗也作贤栗史事及地域风土等。
公元前2世纪末期,汉武帝开拓西南夷地区,渡过澜沧江,在哀牢地怒江以东的部分地区置嶲唐(今云龙县境内)和不韦(今保山市隆阳区)两县。
罽毲、桐华布、兰干细布展现哀牢人独特技艺与浓郁文化气息:华阳国志描绘古哀牢国纺织业,提及兰干细布与罽旄,还记载用猩猩血染红罽毲。此后,罽毲在历代史籍记载中名称渐变,如唐称“毡罽”“披毡”,宋称“蛮毡”。罽毲(毡子)以动物毛发制成,无需纺纱,具回弹、吸湿、保温性,用途广泛。
古代哀牢人会织桐华布,还产兰干细布(苎麻细布)。当时云南多产火麻粗布,而哀牢人以苎麻织出优质细布,因苎麻质地好而受欢迎。相关记载多,且被考古证实,如昌宁、永平出土相关纺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