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的模样,却也好看得紧。”
“静念庵?南荒何时有了这样一个庵堂?竟有女尼?”
“据说是自西漠佛国南下传法而来。”
有见多识广者猛地倒吸一口凉气,低呼道:“静念庵!莫非是她?那位位列绝色风华榜第七,人称‘青灯霜眉’的——静心师太?”
此言一出,顿时引来一片低低的惊呼与恍然的感叹。
众人的目光愈发聚焦在那位冰霜女尼身上,既有对其罕见容貌的惊叹,亦有对其神秘来历与那冰冷气质的好奇与探究。
静心师太步履轻盈,却带着一种不容亵渎的庄严,径直来到了因面前站定。
两人并肩而立,一者如青莲出尘,一者似寒梅映雪,竟在截然不同的气质中透出奇异的和谐。
了因身姿挺拔,肤如白玉,朗朗如月下松;静心则冰肌玉骨,清冷孤绝,宛若雪中禅。月白僧衣更衬得她肤光胜雪,眉目如画,仿佛古卷中走出的天人。
这般品貌风姿,顿时引得广场上惊叹低语之声如微风拂过湖面,涟漪四起。
“嘶这了因和尚与静心师太站在一起,竟竟如明镜映寒梅,清辉照玉尘!”
“真似一对无瑕璧人,只可惜皆已是方外之人。”
“一个超然物外,一个冷彻霜天,气质相异,并立时却如天地自成画卷。”
“了因和尚这般风仪,足可跻身惊鸿照影榜;而静心师太更不负‘青灯霜眉’之誉,妙极!妙极!”
这些窃窃私语如丝如缕,自然逃不过两人的耳畔。
然而了因面色沉静如古井无波,仿佛未闻,目光澄澈坦然地迎向静心。
静心更是眼波未动,周身如有无形寒域,将一切喧嚣隔绝于三尺之外。
在一片低议声中,静心终于开口。她的声音清冽如冰泉击石,不带丝毫尘俗暖意,却也并非刻意冷漠,只如远山积雪,天生疏离。
“了因师傅。”她微微颔首,算是见礼:“敝庵长老听闻了因师傅于佛法上别有见解,造诣匪浅,特命贫尼前来,恭请了因师傅移步,讲授佛法精义。”
“此乃大缘方便经,”静心的声音依旧平稳无波:“乃敝庵珍藏。若了因师傅应允,此经便可作为谢礼,赠予师傅参详。”
了因方才便在暗自打量这位静心师太,发现以自己之能,竟完全看不透对方修为深浅。
对方年纪轻轻,却气息内敛至极,仿佛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