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然想办报纸,那么在官面上,单独靠一个担任县尉的父亲,在谷河县尚可,想发行整个安州,并不容易。
赚钱倒是其次,关键是名声。
有了名声,自身安危有了保障不说,说不得,还能闻达于上,平步青云。
这也算是百家争鸣当中的小说家之道。
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人道功德降下?
沈羡心头浮想联翩,不由涌起期盼。
这也算是开此界宣传之先河了。
沈斌来回踱着步,转过身来,说道:“但报纸定价不宜过高,重在薄利多销,打响名声。”
名利,有名就有利,他这个儿子如果能另辟蹊径入仕,也比武夫强。
沈羡道:“那是自然,先行卖几文钱一份,沿谷河畅销于安州。”
沈斌目光复杂地看向沈羡,道:“你定稿之前,先拿给我看,尽量不要针砭时弊,抨击道官。”
沈羡:“”
三审三校,绿色计划是吧?
特么的,来到异世界,也逃不了?
沈斌苦口婆心道:“为父这是为了你好,这朝廷和道官的水,比你想的还要深,你少不更事,年轻气盛,如是因言辞得罪了人,恐为家门惹来大祸。”
沈羡正色道:“父亲放心,我肯定会审时度势,不会莽撞行事的,至于今日青羊观中事,我虽不平则鸣,但也有着分寸。”
鹤守道人若是因为一首诗就报复他这个“学生”,那当真是一辈子的道,修到狗身上去了。
这等道人,最为自矜,器量没有那么狭隘。
至于是否针砭时弊,随机应变即可,如果想要做事,就避免不了得罪人,有人讨厌他,自然也会有人欣赏他。
这不就冒出个朱雀司薛大人?
沈斌看向那气度英武的少年,心头涌起欣慰,起身,拍了拍沈羡的肩头,叮嘱道:“你有分寸就好,天色不早了,早些歇着吧。”
轻轻拍拍肩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沈羡目送着沈斌离开,也返回自己居住的厢房。
李彦放下手中正在擦拭着的刀,问道:“你爹怎么说?”
“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说先回县城。”沈羡说道。
李彦点了点头,好奇道:“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沈羡道:“写的话本,准备办一份报纸,搞点银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