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败。”
杨攸行手持轻轻盘着佛珠手串儿,语气玩味:“大许平萧齐时,梵门就对萧齐暗中相助,而为大许所厌,由是道门始兴,可以说,梵门每一次都不成事。”
“阿弥陀佛。”法明念了一声佛号,老态龙钟的面容上就有愁苦之色。
杨攸行挥了挥手,身后的侍女盈盈一福,尽数退去。
“天后对修建明堂一事倒是不反对,但弥勒转世之言,天后觉得失之荒谬,难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待侍女散去,杨攸行说话间,起得身来。
毕竟是仙道世界,你说是弥勒转世,人家道门怎么可能会信?
换句话说,这套话语体系糊弄不住人。
法明捻起佛珠,苍声道:“弥勒转世,净光天女,此乃佛陀卜算而出。”
“那让佛陀再卜一卦。”杨攸行随口说着,负手踱步来到一架玻璃屏风上,其上悬挂了三幅画。
左侧之画,一个梳着道髻,麻衣草履的老者,手持拐杖,倒骑青牛,手持书册,眉宇古峻,神情高妙。
而山峦起伏间,祥云团团,白鹤翩然,不远处则是打着幢幡,手持长戟的人群,为首之人金冠黄氅,似是依依不舍送行的帝王。
太上出关图
旁边还有本朝书法名家欧阳承庆的诗:紫气漫函关,青牛载道还。千官辞帝阕,一印授人间。
而中间则是一个胖和尚,坐在莲花蒲团上,身后佛光成轮,面容慈和,宝相庄严,两侧罗汉或卧或立,或笑或悲,手持香花、宝瓶,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此画乃是尉迟乙僧(于阗人)所画,其人擅长画佛道人物,用笔紧劲如屈铁盘丝,细而不乱。
其人与大景开国六画圣之一,擅长肖像人物画的闫鹤年可谓一时瑜亮。
而画的下方跪伏着一众信徒,聆听佛陀讲道,而祥云环绕之间则是一座座华丽的寺庙宫阙和宝塔,美轮美奂。
而微微泛黄的画纸上,题着本朝开国名相杜正言的名篇:金砖垒梵宫,玉瓦砌云峰。福田无粒米,慈悲是税佣。
还有一幅图,四条龙拉就的玉辇,辇中似有一个道人,手持一柄玉如意,脑后一轮阴阳鱼太极图,膝上一把造型古朴的长剑,两道白眉之下,眸光狭长,睥睨苍生。
旁边嗯,没有题字。
“太清、玉清都不会坐视。”杨攸行落在那手持玉如意、身前横膝长剑的道人,目光凝重,语气不乏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