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明月。
这交待的是当时的背景。
众人也更为的明白,这发生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不过开篇中规中矩,虽然写得不错。
像其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以及别时茫茫江浸月都写得非常传神。
但前有长恨歌,白居易这样水平的句子,大家也觉得一般了。
不过。
相对于长恨歌,陈凡却更为喜欢琵琶行。
喜欢的,不仅仅是因为琵琶行更为倾注白居易的情感。
更大的原因,还是因为琵琶行的艺术特色,陈凡认为是超过长恨歌的。
犹记得当年陈凡背这首琵琶行的时候,当真是背得好不畅快。
特别是这首诗里面,有的时候闭上眼睛,当时的场景便来了一个完美的还原。
看着前方的琵琶女,陈凡继续念道: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琵琶声与陈凡的诗词完美结合。
或者说。
陈凡所念的诗歌完美的符合眼前的琵琶女。
不管是她的神态,动作,还是弹奏的节奏,声音全都通过诗词的方式描绘了出来。
而当大家反应过来时。
一众人眼中只看到大珠小球落玉盘发出来的轻脆之音。
但陈凡并没有停止。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一口气,陈凡将琵琶行第一部分全部念出。
短暂几秒钟之后,掌声直透云霄。
“我了个乖乖。”
“刚才我都还没有反应过来,这首琵琶行,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也是,我现在都还在震惊当中。”
是的。
比之长恨歌还更为的震惊。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下第一白 作品《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第182章:试问天上仙人,谁敢来此人间……(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