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一出,人群中的呼喊越发热切,山呼万岁的声音经久不息。
踏入武备学堂后,山呼般的声音被围墙阻隔,终于与前院琅琅的读书声平分秋色。
与国子学幽雅的氛围不同,武备学堂的营造严格遵循军营简单实用的特点。
院落中央的辟雍被改成了周正的演武场,八座学舍分立左右。大到攻城车,小到铁蒺藜,由兵部督造的各式武器对称地摆放在演武场四周。
朱元璋毫不怀疑,这些东西足以武装一个王府卫队。
在朱极苛刻的要求下,随侍的文臣悉数留在武备学堂门外,如今只有数十名精悍的禁军跟在朱元璋身后。
虽然没能靠近学舍看上几眼朱元璋觉得深表遗憾,但那些底层官兵严肃的学风却让朱元璋深受感动。
“世间万事,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苦。让一群习惯了舞枪弄棒的武夫读书识字,当真是难为他们了。”
坐在演武场的石阶上遥遥看着学舍内被夫子挨个训斥的官兵,朱元璋忽然想起他当初识字的模样。
随意坐在朱元璋身边,朱极颇有同感地点点头:
“的确如此,不过想要将他们培养成大明未来的中流砥柱,这些苦是必须要吃的。”
虽然不知道自家大儿为什么如此自信,但朱元璋一如既往选择无条件地支持。
“这里你说了算,咱只管看最后的结果。对了,讲授的事咱虽然应下了,可到底讲些什么,你可得帮咱参详参详。”
国瑞爷表示他最擅长的是教做人,不是教育人,专业上的事,他不懂。
捶了捶被甲胄束缚的后背,朱极毫无形象可言地抠着鼻孔。
“就讲讲当时周边形势,敌我兵力悬殊,打仗的意图,用兵方略因何确定,进兵时机因何把握,实际情况下有何变动,带兵将领如何应对”
战略,战役,战术诸多陌生的名词从朱极这个半吊子嘴里说出来,却引起了朱元璋的深思。
他忽然觉得,按照朱极所说的内容将他这二十年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战斗全都分析一遍,也许自己也能成为一代兵法大家。
朱元璋的目光再度变得炽热起来。
这事儿大有搞头,不止开国之前的,就连那些史书上有记载的战事,自己也可以依此分析。零零总总加起来,完全能以自己的名义写一部书。
“就按你说的,今日咱回去就下诏给李善长与刘基,将咱经历过的那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於初 作品《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第九十七章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