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镇东瀛,念其年事已高,大都督府决定请陛下先荫其子廖权为县子,以旌其忠。待大都督府商定开国、护国、卫国等诸般旌奖后,再表功勋。”
很显然,这又是朱极的主意。
自从大都督府设立之后,朝堂上站着的这些人根本无法插手军务。
不过如今朱极提出的请求,显然某一部分并不能单纯以军务定论。
谷緛span早就准备给朱极上眼药的胡惟庸瞬间站出班列,以极其夸张的咳嗽声打断了朱极的解释,而后一副柔弱的模样向朱元璋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陛下,除暴元余孽外,这四方之地无国土堪比我大明者。无论如何,德庆侯与靖海侯此番都是灭国之功,若不大加赏赐,实在寒忠良之心。w.ćőm
再者,国朝有荫官者,尚不听闻有荫爵者。德庆侯如今尚在人世,年岁比广德侯远有不及,怎可封子不封其父。”
明知道廖永忠身上有何种忌讳,却不知朱极与这位德庆侯之间的交易,胡惟庸此时心里只有忍不住的得意。
堂而皇之为廖永忠争取更大的爵位,今后廖家成为世袭的国公,那么他胡惟庸岂不是廖家最大的恩人。本来有些分散的勋贵小圈子,也可以因为自己这秉公直言重新凝聚起来。
到时候,不怕自己的触手伸不进大明军中。
如果让朱极知道胡惟庸到底是如何想法,一定会指着胡惟庸的鼻子笑一句痴人说梦。
淮西勋贵圈子的形成离不开权力的交织,如今文官已经失去插手军务的权力,他胡惟庸哪来的自信能把这圈子重新捏合起来。
更何况,真以为他朱极是吃素的?
这段时间通过不断地思考和调整,在李文忠和冯胜的支持下,朱极早已制定了一套相当完备的武官体系。
功勋、官职、爵位、俸禄等等之类,给足了这些武勋进步的空间。
真要还有不开眼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跟胡惟庸搅和在一起,那他朱极也不介意在军中树立几个负面典型。
不过,眼下还是要先将胡惟庸这意图拉拢人心的言辞全都封驳回去。
“平定东瀛该记何功,大都督府自有计较,不是胡相该置喙的。若其本人不满,自会向大都督府计较,亦不劳胡相费心。
若是胡相觉得封廖权为县子之举不合适,本王回去后会与大都督府诸位将军商议之后,再行向陛下禀报。还是那句话,军中如何记功,本王不便言明,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於初 作品《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第一百三十一章 他们觉得自己又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