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朱元璋回答,朱极便继续说道:“早在几十年前,这天就变了。在将来几十年甚至数百年间,这种变化还会不断反复。你们当真以为,这是上天降罪于天子吗?”
天变了。
没有什么比这句话能给朱元璋如此强烈的震撼和冲击。
如果此话出自其他人口中,朱元璋一定会毫不犹豫立刻将其以妖言惑众的罪名处斩,而后封锁消息永不为人所知。
但朱极是他的亲儿子,还是他认定了是上天给老朱家降下的祥瑞。既然朱极能告诉他这件事情,那么想必老天也不愿让大明百姓忍受这长达数百年的苦难。
朱元璋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敬畏和期待。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从朱极口中得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显然,他要失望了。
朱极口中长达数百年的变化,自然就是后世气象学家们提出的第四次小冰河时期。
旱涝蝗雪种种自然灾害每年都在各地轮番登场,朝廷赈灾需要的钱粮入不敷出,偏生维持国家运转又需要征税,于是一个王朝的命运就逐渐陷入死局。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当其冲地就是提高作物产量。
可如今无论朱极还是大明,显然还没有相当的能力做成这件事情。
“不要看着我。有生之年,我或许能找到人力抗衡天变的方法,但绝对不是现在。当然,如今倒是有一件事情可以先去尝试,就怕国库空虚,经不起太大的折腾。”
不理会一旁早已长大了嘴巴的朱标和马皇后,朱元璋瞬间站起身来走到朱极近前,双手紧紧抓住朱极的胳膊,眼睛里似是冒着精光一般,迫切的样子如同初经人事的大姑娘一样:
“快说说。只要咱能办的,咱现在就下旨让他们去办。”
不得不说,王朝延续对一位帝王来说太重要了。
抛开朱极天生神圣的印象不提,大明这些年确实经历了不少天灾。其频繁程度,对照可以搜罗到的史籍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确实有些过于离谱了。
诚如朱极所说,当年他造反,难道只是因为蒙元的官吏贪腐严重吗?
不,是庄稼绝收,蒙元朝廷还不停征税,直接逼得他们这些老百姓在饿死和造反两条路上做出了迫不得已的选择。
哪怕朱极说的仅有一丝微不足道的可能,朱元璋都不愿意坐视它变成现实。
所以,他必须要让朱极将所有应对的手段都说出来。
“造船。造能够在海面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於初 作品《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第四十章 你别高兴得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