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乃是观音菩萨座下善财龙女的一处隐修之地。当年那位龙女在此静修,收了两个童儿,取名碧云、白云,传下法脉。这便是隐龙山山名的由来,也是山中碧云、白云二庵的由来。
程心瞻乘狮停到山门之前。
狮子何其显眼,当空一站,那石阶中马上射出一粒金光,直奔狮子而来。金光由远及近,由小变大,飞到当面,待遁光散去一看,原来是个值守的尼僧。
尼僧见着神骏非常的狮子,已是惊讶非常,又看了一眼狮子背上一身正装法袍的道人,更是惊为天人,恍疑救苦天尊下凡。
“法师有礼了。”
道士下狮,作了一揖。
尼僧回过神来,又看了一眼狮子,忽然想起来近些年在东方威名极盛的一位道门高真,但毕竟佛道有隔,尼僧又没见过真人与画像,还是不敢确认,怕叫错了人失了礼数,便回礼道,
“道长有礼了,此乃隐龙山,敢问道长名号,又有何贵干?”
程心瞻便答,
“贫道三清山程心瞻,求访秀慧主持,还望通传。”
程心瞻此时虽然在袭明派任副教主,但是依旧是三清山的万法经师、梨雪山主、明治山嫡传,所以出门在外,还是要表上宗身份。
值守尼僧心道一声果然,然后连忙侧身引路,说,
“原来是广弘先生当面,住持就在山中,请先生随贫尼先入山稍待,贫尼即刻去请住持。”
面对这样的贵客,肯定是不能让其在山外等候的,即便是今日主持不在山中,那也得要请进门喝一杯香茶才好,不然就是失礼了。而且今个只是先生一人前来,如果带了依仗随从,那还要大开山门迎接呢。
程心瞻道了一声谢,也不再乘狮,就驾云随着尼僧往山门中飞去,狮子在后头跟着。
进山的石阶山道远看着是小,仿佛细细一条线,但当来到近前,飞入其中,便发现这石阶可真不算小,足有十几丈宽,从青崖上生生凿出来的,几千阶长。
山道上有不少练气力和苦功的小修士,在负重攀阶。
不过程心瞻自然不需登阶,在尼僧的带领下直接在石道上方往里飞。在石道两侧,挂着许多佛手拈花形状的灯,使得里面并不太幽暗,程心瞻还见到了许多壁画和经文,主要是描绘龙女降伏海怪的场面与故事。
山门青崖厚有五百余丈,飞了一会后才重见天光。在这青崖之后,自然又是一派仙山盛景,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