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鞘,出鞘则事平。
所以最终他选择的还是混元伞。
混元伞的形制就多种多样了,也没什么拘束,可以说,法伞里除了华盖之外的伞都可以叫混元伞。当然,混元二字,也只是道家的叫法,最早来自于道门法器定制里的一段话,所谓:
法伞者,开之则混洞如天,包罗万有;合之则敛气归元,藏锋守拙。道士持之,外辟百秽,内养真灵,乃动静相宜,出入青冥之器也。
其实最常见的混元伞,就是俗世雨具的样子,分作伞面、伞骨、伞柄、伞顶四个部件。
程心瞻所炼的混元伞,全名叫做罗天混元伞,是混元伞的一种,和雨具伞形相像,但是要大上许多,即便是不施展变化之术,其伞柄也要高过人头,有的人,在法伞收拢的情况下,会当作枪棒来用。
一样的制式,程心瞻炼了两把,都是在天鞘山灭魔那会开始着手构思,这么些年来一直断断续续在炼着,直到今年才加快进度,马上就要炼成了。
这第一把伞,就是程心瞻要拿来渡劫的伞,他取名为太乙青华伞。
说到太乙,他身上冠以太乙之名的秘法不少,但是以太乙为名的法宝却是没有,从玄门得来的太乙神雷和太乙青灵箭也都给了徒弟,所以说,这还是他第一件自名太乙的法器。
当然,他以太乙为名,并非是自认为这件法器的品阶足够高,足以冠名太乙了,而是他在一开始的炼制过程中,使用了很多太乙救苦道统的法术和仪轨。
太乙救苦护身,其法术本就是很适合炼做护身挡劫之宝。
此伞此时就悬在洞府中,伞面撑开,大放宝光。程心瞻盘坐于虚空中,位于伞面之上,还在俯身执笔为宝伞书写符纹。
此伞高有六尺九寸,伞开径长九尺两寸,通体泛着青光。
一开始,伞柄和伞骨用的都是竹——明治山最不缺的就是竹属灵根了。
伞柄又叫法柱,程心瞻用的是青玉一般的琅虚竹,儿臂粗,共二十四节,伞柄底下嵌着一颗从西康得来的上等松绿石。
伞骨又叫法架,有三十六根,他用的是紫筋竹,泛着金石光泽,齐齐的排布在一起,又像是炸开的闪电。
伞面又叫法幔,所用布料是从收阴山那换来的,程心瞻游走天下,遇上了难得的漂亮云霞也会采上一些,积少成多了也有点份量。这次为了炼制两把法伞,都拿去收阴山换了,用云彩换来了两匹织好的云布。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