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若是有同样穿越的人大概就能想到周芸芸借用的是什么模式了。跟高档毫无关系,纯粹走平民路线,只不过里头卖的都是全是中式的餐点。
早上供应各色早饭,豆浆油条烧饼包子馒头米粥等等,一溜儿的全都有,还会根据节气增加例如腊八粥之类的特殊吃食。
等快半晌午了,就开始准备做午饭生意,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蒸焖煎炒,而是一排排一行行干净整齐的凉面、凉皮、凉糕等小吃,看着清清爽爽,尤其这会儿是夏日里,一看就极有胃口。
过了午饭就是下午点心了,虽说走的是平民路线,可美观却是少不了的,尤其是各色新鲜刚出锅的糖果点心,叫人瞧着就挪不开眼,更有配点心吃的各种饮品,哪怕肚子不饿,进来叫盘点心叫杯喝的,也是一件舒坦的事儿。
晚间就更不用说了,跟午间类似,种类却更多更齐全。
像这种小食铺,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人手和吃食种类太少。可若是全部统一呢?
除了少数汤品是在铺子里熬的,其余吃食全部是从其他地方统一送到铺子里的,这就解决了很大一部分人手问题。
吃食种类就更不用提了,变着法子做就是了,况且也不单周芸芸有点心方子,铺子一旦开的多了,自有点心师傅上门自荐,天南地北的吃食一汇集,全然不怕吃腻了。
不过刚开始,周芸芸提议不需要那么多品类,先固定十几样试一试,之后可以隔段时间推出一种新品,既有趁机招揽生意,也可以顺便换换口味,吸引旧主顾再度光临。
当然,如果有特别不受欢迎的吃食,直接下架便是了,横竖吃货之国最不缺的就是各色吃食了。
而这,还仅仅只是小食铺。
除了小食铺之外,还有专门做西点的糕点铺,这种是不设座位的。
小小的铺子打扫的干干净净,四周都摆上了各色花卉作为装点,里头竖着一排排矮柜,因着没有透明的玻璃作为橱窗,周芸芸只得回忆着小时候的食品店,想起可以用半透明的细棉纱布当帘子使用。
柜子里头当然是各种西式糕点,端的是精巧可爱。也许论滋味未必就有中式传统糕点美味,却胜在讨巧和新鲜。
偌大的一个京城,还真不缺有钱同时好奇心重的人,更别提西点普遍偏甜,本身就极受孩子欢迎。
至于连锁小吃摊,周家阿奶肯定是不会放过的。相较于前两者的干净整洁,小吃摊注定是特别接地气的。
冰粉凉糕凉虾芋圆烧仙草……
这些曾经在大青山那一带,为老周家带来丰厚利润的小吃,在周家阿奶的坚持下再度现身了。
让周芸芸最为庆幸的是,当初因着老周家其他人始终学不会那些略有些难度的小吃,可真没把她给累死。而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