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门后。
他就忐忑的试探道:“张老师,您看出任制片人这事儿”
“我倒是对做制片人挺感兴趣的。”
张延也没藏着掖着,直接道:“不过你得先说清楚,我这‘制片人’到底有几分成色,什么东西能管、什么东西不能碰。”
“呃~”
管唬其实也没想好,他就是想白嫖个编剧。
细一盘算,这制片人的权利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比如说演员方面,管唬就是想找熟人白嫖,最多给个辛苦费,张延如果愿意帮忙拉人入坑,只要人选不是太离谱,管唬都愿意举双手支持。
但张延要是不愿意为了剧组欠人情,那选角的事情自然就沾不上边了。
另外就是拍摄上,在管唬认可的前提下,张延在剧本上插手的越多,自然就在拍摄时话语权越大。
总之就是除了钱之外,付出和收获成正比。
张延略一琢磨,觉得这事儿干得过,当然前提是管唬也愿意‘帮忙’,把方便面广告拍出来。
“这肯定没问题!”
听张延说了拍广告的事儿,管唬高兴道:“您看这样成不成,拍广告这事儿我也不收您钱,就当是抵了制片人的报酬?”
张延倒没想过不给报酬,他也不缺这仨瓜俩枣的,但管唬坚持如此,最后他也只能应了。
于是两人简单商量了一下,便开始分头行事。
管唬负责去攒出拍广告的剧组,张延则加班加点修改起了剧本。
在不破坏整体大框架的情况下,张延重点修改了男主角在酒吧,用摇滚征服文联老干部那段儿。
因为这段儿太过理想主义了,看着更像是摇滚人的拙劣意淫,而且冲突性爆发性也没那么强。
张延结合自身经历,改成了有另外一支乐团也想在酒吧驻唱,因此和男主角的乐队起了冲突。
对方率先挑衅:“有种晚上约个地方茬琴,输的就把乐器砸了!”
男主角立刻针锋相对:“好啊,那咱晚上去北医三院太平间比比,敢不敢!”
男主角之所以提议去太平间,是因为他的老对头兼情敌男二号的父亲,就是太平间的守夜人——原剧本男二警察的父亲是个中风老头,中途因病去世,整体也没发挥出什么效果。
所以张延就给老头改了个人设背景,以便让他死的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