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刚急忙分辩道:“估计是英雄所见略同——而且人家这个,可比咱们那个应景多了,观众估计都看不出来是广告。”
赵堡刚仍是有些狐疑,这时王硕敲了敲桌子,嗤鼻道:“老赵,你还没踅摸过味儿来呢?这就是一部拍马屁的片子,捎带着给津门的东西打打广告,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京城电视剧艺术制作中心主任郑小龙,也点头附和道:“怪不得津门的领导,都这么看重这部剧,甚至不惜压缩了本地新闻的时间。
现在看来,这部剧除了刑侦这条主线,另外一条线,应该是给津门的营商环境做宣传,顺带给津门的企业打广告。”
马卫都这时也踅摸过味儿来了,啧啧叹道:“您瞅瞅人家这脑子——硕爷,不是我要拉偏架,你二十四、五的时候,怕是想不出这样的点子吧?”
“哼~”
王硕不屑撇嘴:“我也干不出这捧臭脚的活儿!”
说着,起身道:“散了吧,这小子跟咱们就不是一个路数,没什么好比较的。”
冯晓刚和马卫都跟着站起身来,一起离开了赵堡刚家。
但郑小龙和另一位导演金炎却留了下来,继续探讨了这部剧的细节。
“我觉得安排日本人前倨后恭这一点,还是比较巧妙的——虽然没编辑部的故事那么扎实,但充分利用了老百姓对鬼子的复杂情绪。”
“看这第一个案件,似乎是走抽丝剥茧的路,而不是便衣警察那种摸查式的破案。”
“感觉整体有点港剧那味儿,虽然看着没什么深度,但感官刺激相当到位。”
“镜头刻意突出了大都市的味道,通过反复剪辑强化了这一印象——王硕说的没错,这个片子骨子里确实一部拍马屁搞宣传的片子,但它拍的相当巧妙。”
郑小龙最后总结道:“小伙子政治敏感性很高啊,一下子就抓住了津门的痛点,怪不得咱们拍个戏,还要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结果到人家这儿,市领导直接出面拉偏架。
咱们虽然也知道电视台是宣传阵地,可最多就是针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进行褒贬,完全没想到电视剧还能这么玩儿。
这种新形势的宣传方法,让津门台给抢了先,主导的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小年轻——我估计要不了多久,台里就要给咱们制作中心提意见了。”
赵堡刚沉默的点了点头,编辑部的故事是他第一次执导,本来觉得任务完成的相当不错,谁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