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包装车间主任刘福铭,早早地进行了报名。
他五十岁出头,穿着一身工人制服,显得非常简朴,简历上也写得天花乱坠,什么技术标兵、管理能手、先进工作者等等,把自己包装成了一个兢兢业业、吃苦耐劳的车间老黄牛形象,试图蒙混过关。
面试的时候,他凭借多年混迹中层、欺上瞒下的本领,把充当面试官的孙传宇等人哄得一愣一愣的。
他谈到过去的辉煌,是工人们辛勤劳作的结果;酒厂的衰落,是领导战略决策不当和部分腐败分子的问题,好像与他没什么关系似的,他是老实的车间工人。
孙传宇见他简历漂亮,谈吐稳重,个人形象也简单朴实,也有管理车间的经验,对他第一印象不错,面试给了他通过。
不过,并不是孙传宇给他通过后就算成功的,刘福铭还得经历一遭重头戏,那就是原包装车间同事们的匿名评议。
人事部门给前来面试包装车间干部职工的原酒厂所有员工都发了一张匿名评议表,要求大家对是否支持刘福铭继续担任包装车间主任进行评议,并且留有意见栏,如有其他意见可写出来。
刘福铭自信满满地在外等候,他觉得自己当了这么多年主任,多少有点儿“威望”,车间里面不少人以前都是很巴结讨好自己的。
就算有人不满,也不会占主流,翻不起什么大浪,获得50%以上同事认可,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民主评议的结果却像是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评议结果汇总出来后,刘福铭的支持率低得可怜,整个车间100多号人,支持他的不到20%。
更让人惊讶的是,包装车间干部职工不仅在是否支持刘福铭继续当车间主任的选项“否”后面打勾,还有许多人在意见栏写了密密麻麻的控诉:
他当车间主任就知道克扣我们的奖金,拿去当小金库自己大吃大喝。
包装材料以次充好,让供货商给他回扣。
上班时间经常找不到人,不是打牌就是喝酒唱k。
要想评先进、涨工资,都得先给他送礼送好处,他才给推荐。
技术标兵?狗屁,他连技改后的新机器都不会操作,全靠送礼拍马屁当的车间主任。
陆董千万别用他,他就是包装车间的最大祸害。
看着汇总的支持率和那些触目惊心的投诉,孙传宇等面试小组的人简直不敢相信,面面相觑。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巧 作品《重生1991:从发财证开始逆袭》第35章 民主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