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了,跟我就别客气了。”
老唐千恩万谢的走了,一边的老道已经在打电话,“大国,晚上过来,你儿子寻摸了几箱子好酒,我尝了,味道好,行,你把大勤也叫上”
看着老道高兴的样子,赵勤也很欣慰。
“师父,我晚上不在家,这会还要去镇上”
老道不等他说完,就摆着手,让他快点滚蛋,恰好看到吴婶出来,他笑着道,“大妹子,阿勤捕的虾还有几只,晚上都蒸了,还有那带鱼,干炸一盘子,那个下酒好。”
“老先生,全听你的。”
赵勤很享受这样的家庭氛围,爷奶去世的早,父亲现在也不跟着一起住,有老道在家里,好像就多了一个大家长一样。
往车上放了几瓶子78年的小叶葵,他赶往镇码头,
这会刚好鱼苗到,老杜不知怎么也出来了,用个铁制小漏勺捞出鱼苗都看了看,
赵勤凑上前,“杜老,咋样,适合放生吗?”
“黄鱼的季节没问题,鲈鱼以后最好还是春夏之交放苗。”说完,老杜叹了口气,“阿勤,黄鱼苗的野性不够啊,我看这批鱼苗能存活十分之一,咱就得烧高香了。
苗太小,下次还是挑大苗放生吧。”
与老杜的郁闷不同,赵勤反而笑了,“杜老,你要这么想,就算存活只有十分之一,那也有30万尾能长大,对于大黄鱼的生态有极大的保护作用,
再有,那些活不成的,也给其他鱼虾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老杜也被他说笑了,“你啊你,总能发现事物好的一面,你说的不错,只要此项活动能坚持,总是利大于弊的。”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山峰 作品《赶海:开局一把沙铲承包整个沙滩》第1676章 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