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正因为南夹子山煤矿的煤一直被智能化的无人火车头有规律的向人类基地输送,让人们忽视了南夹子山尤其是铁路附近的暗流涌动。
灯下黑,古今有之。
指挥部一直没有通知撤退,反而远近一波一波的清道夫部队正不断增援上来,说明敌人还没有拿到核武库。
既然卫星监控上,一波一波的变异体也在拼命往南夹子山赶路,那就战吧!
在远离喧嚣的南夹子山千里之外的南方雨林深处,代号“夜莺”的无人运输车队正陷入绝境。
连日来史无前例的暴雨冲垮了山体,将一条隐秘的补给通道变成了吞噬一切的泥潭。一辆装载着数枚战术核弹头、代号“幽灵-9”的重型无人运输平台,庞大的履带深深陷入新形成的、散发着腐烂气息的沼泽中,任凭引擎如何嘶吼,庞大的身躯只是徒劳地搅动着腥臭的泥浆,越陷越深。
更致命的是,持续的雷电风暴严重干扰了卫星中继信号,“夜莺”与后方指挥中心的联系时断时续,如同风中残烛,“夜莺”车队配置的“森林狼”战斗机器人和“霸下”全地形战斗车的信号也受到干扰,基本只能靠“夜莺”系统自带的子系统局域防御和攻击程序在执行警戒任务,
“警报!异常生物信号接近!强度指数级攀升!判定为突发性敌方遭遇!战斗部执行战斗程序”。
“夜莺”内置的芯核发出冰冷的电子合成音,同时将求救信号和坐标以最高优先级发送给最近的人类作战单位——南诏清道夫第15机动团。
第15团团长赵铁柱接到命令时,正在小心翼翼的清剿一处大型油库的外围。
小心翼翼不是怕油库炸了,而是怕自己的队伍不小心孤军深入、陷入重围。
第15团很好的贯彻了指挥部的战术意图,以油库为中心,成片成片的山林树木都在瑟瑟发抖,那是周围的变异体和行尸军团被调动集结增援的景象。
也正基于敌人的浩浩荡荡,“夜莺”车队才会抓住时机、规划路线开始核武库转移行动。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谁曾想过去载重车辆能正常通行的好好一片开阔地,怎么突然就变成泥泞难行的沼泽呢?
不论是树上原本用来抓拍野生动物的太阳能摄像机,还是头顶上不时划过的卫星监控,都看不出树叶积水下的泥土变化。
而且,程序和机器另一个缺点也不合时宜的暴露出来,那就是:计划太过周密、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