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决定,撤销其一切职务,开除军籍,交由军事法庭进一步审理。对于李振邦将军在此事件中的责任,因其本人已于战斗中失踪,暂不予追究,其功过留待历史评说。”
“此事深刻警示我们,必须严格依法治军,任何个人私情和侥幸心理,在残酷的战争面前,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灾难,也要求我们针对一切不法行为,愈发要从严从快”
报告宣读完毕,全场哗然,随即是死一般的寂静。
持不否认态度?
熟悉乌不图的人反倒觉得这像乌老头的作风,这份报告应该是给老头看过的,至少没有随意捏造。
这个结论,巧妙地将所有矛头转向了个人行为。
高层“不知情”,系统“无过错”,核爆是“意外”。
乌将军的“私心”和李副司令的“误判”成了最好的缓冲垫和泄压阀。
它部分“证实”了阴谋论(确实有“黑幕”),却又将其限定在“个人违纪”层面,挽救了政府和高层的“整体信誉”。
它给了愤怒的清道夫官兵一个“解释”(看,是那个老家伙和他外孙,还有我们糊涂的李司令害了大家),一个可以继续效忠国家而非分裂出去的理由,同时又因为主犯是德高望重的乌老将军的一点爱孙之心(已受惩处)、从犯是深受爱戴且已“殉国”的李副司令(不予追究),极大降低了部队的反弹情绪。
至于乌不图将军,他在家中,看着屏幕上那份公告,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只是默默摘下墙上挂了多年的戎装照片,放进了抽屉深处。
一场足以撕裂国家的信任危机,就这样以一个“莫须有”的定论,暂时被压了下去。
而在南北封锁区内,清道夫士兵们看着这份通报,眼神依旧复杂,挖掘搜索的动作并未停止。“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执念,并未因这纸公告而消散。
猜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会在黑暗中悄然生长。
ac228年9月14日
乌不图给易风、叶天语、常飞和赵盾四个召集到小楼上开了个会,顺便吃了顿饭。
易风四个是在前一天,也就是13日从四合院里被放出来的,公告说的很清楚,主要责任方是乌不图将军和他的外孙“李某”。
所以叶天语、常飞、赵盾三个算是莫名其妙沾了“李某”的光,一起逃离了核爆,但本身并无过错。何况公告里一个字都没提特战小队的其他小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