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还是朱由检即位,其实并无太大差别,因为到头来他们都不得不依赖于自己的帮助。正因如此,魏忠贤才会派遣其心腹宦官涂文辅和王朝辅前往迎接朱由检入宫继承大统。哼,既占了拥立之功,又显得名正言顺,把新皇帝捏在手里继续当他的‘九千岁’!打得好算盘!”
与此同时,内阁也马不停蹄地起草起了遗诏。这份遗诏明确指出:“皇五弟信王聪明卓著,仁孝性成,爰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丕绍伦序,即皇帝位”。
“兄终弟及”四个字在天幕上显得格外醒目。奉天殿内一时沉默。继承顺序本身没有问题,符合皇明祖训,但结合前面的所有画面——热爱木艺、子嗣断绝的皇帝,被仓促推上皇位、吓得瑟瑟发抖的少年亲王,大权在握、老谋深算的巨宦——每个人都感到一种巨大的不安。
朱标长叹一声:“国赖长君,于礼法无亏。只是这位信王,如此年轻,又如此恐惧,他真能斗得过盘踞深宫多年的魏忠贤吗?他真能担得起这‘尧舜之君’的期望吗?大明的未来”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朱元璋面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死死盯着天幕上那个即将登上皇位的少年身影,又想起那个哭得“伤心欲绝”的老太监,最终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
“老子不像老子,儿子不像儿子,哥哥不像哥哥,弟弟不像弟弟!皇帝不像皇帝,奴才不像奴才!”
“这后世,真是烂到根子了!”
“咱倒要看看,这个吓破了胆的小书生,怎么去坐那把带着针的龙椅!”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张5592 作品《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第383章 天启的遗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