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忧心忡忡的面容出现在天幕上,他的声音仿佛穿透时空:臣守宁远,寇必不得越关而西;蓟门单弱,宜宿重兵。(微臣我守着宁远,敌人肯定没法越过山海关打西边来;但是蓟门那边防御太薄弱了,应该派重兵驻扎啊!)
不仅如此,老袁紧接着又上了一道折子,心都快操碎了:蓟门是京城和皇陵的肩膀后背,是最要害的地方,可现在兵力就是不增加!万一蒙古那帮家伙被敌人收买了当带路党,领着后金兵从那儿冲进来,那塌天大祸可就不敢想了啊!
字字句句,如同带着血的预言,狠狠砸在奉天殿每一个人的心上。
“看到了吗!看到了吗!”朱棣激动地指着天幕,几乎要跳起来,“袁崇焕他早就料到了!他早就喊破了嗓子警告过了!蓟镇是软肋,是命门啊!”
朱元璋的拳头狠狠砸在御案上,震得笔山倾倒:“这个崇祯!蠢材!废物!边帅话说得这么明白,就差把‘危险’俩字刻他脑门上了!他居然当耳旁风?!他脑子里装的是糨糊吗?!咱大明怎么会亡在”他硬生生把“这种废物手里”几个字咽了回去,但胸膛剧烈起伏,显是怒到了极点。
徐达痛心疾首:“警讯已明若观火,却置若罔闻!纵有万里长城,亦需将士守把!蓟镇如此咽喉要地,竟不增兵?!这这简直是自寻死路!自毁长城!”
李善长长叹一声,充满了无力感:“陛下,如今看来,这天启、崇祯两朝,庙堂之上恐已非庸碌即党争,忠言逆耳,一句都听不进去!袁崇焕他看得再透,又有何用?”
天幕的讯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洪武十三年的南京城激起了千层浪。那“绕道蒙古,破长城,直逼京师”的可怕画面,让所有人不寒而栗。
奉天殿内,耿炳文声音发颤:“这这架势难不成要重演当年也先土木堡之变围困北京的旧事?甚至更糟?!”
蓝玉眼珠赤红,怒吼道:“更糟?我看他娘的是要再来一次‘靖康之耻’!京城要是被一锅端了,皇帝老子都被抓了去,咱们有一个算一个,全得成千古罪人!”他虽然说的是二百多年后,但那强烈的代入感让他须发皆张。
“靖康之耻”这四个字,如同最冰冷最毒的刺,狠狠扎进了所有人的心里。朱元璋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无法想象,他的大明,他亲手建立的国家,会遭受如此奇耻大辱!
只可惜啊!尽管袁崇焕前后两次拼了老命地预警,把嗓子都喊哑了,把道理都掰扯碎了,可崇祯皇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张5592 作品《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第392章 后金直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