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他身后,是六十万大军灰飞烟灭、河北山东大片疆土沦丧的滔天罪责!
镜头特写给到黄子澄。这位当初力荐李景隆的建文朝核心谋臣,此刻脸色灰败,眼神中充满了极致的懊悔与痛苦,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他伏地的身躯微微颤抖,奏疏上“误荐庸才,罪该万死”的字样依稀可见。
天幕文字:黄子澄深悔荐李景隆。
然而,龙椅上的建文帝,面对群情汹汹的诛杀之请,却迟疑了。他看着阶下跪伏的李景隆,眼神复杂,最终,竟缓缓摇了摇头。
画面定格在建文帝那优柔寡断、带着一丝不忍(?)的侧脸上,以及阶下黄子澄等人瞬间绝望的神情。
“练子宁?叶希贤?”
奉天殿内,朱元璋低沉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他鹰隼般的目光扫过阶下,“吏部!给咱查!洪武十三年,可有叫练子宁、叶希贤的官员?或是举人、秀才?”
“臣遵旨!”吏部尚书慌忙出列,早有准备(之前查齐泰黄子澄的流程已熟),立刻命属官翻阅随身带来的名册簿卷。殿内落针可闻,只有书页翻动的沙沙声。
片刻,属官低声禀报。吏部尚书脸色古怪,转身回奏:
“启禀陛下,查得建文朝叶希贤其人其人在洪武初年以‘贤良方正’被举荐入仕,现任现任监察御史。”
尚书顿了顿,声音更显异样:“据档册所载叶希贤生于前朝今年洪武十三年已已七十有余了”
“七十?!”满殿哗然!
朱元璋也愣住了,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御座扶手。七十岁的老御史到了建文二年岂不是快九十岁了?!一个九十岁的老臣,还在为诛杀李景隆上书?!
这画面带来的冲击,让朱元璋满腔的杀意和因李景隆未受惩处而升起的怒火,都像被戳破的气球,瞬间泄了大半。他脸上肌肉抽搐了几下,最终化作一声长长的、带着点荒谬和无奈的叹息:
“七十快九十了”朱元璋摇摇头,语气复杂,“这么大岁数,还在为国事操心砍头?剥皮?罢了罢了”
他挥了挥手,意兴阑珊:
“传旨,叶希贤年高德劭,忠勤可嘉,赐帛米,准其荣养天年。至于建文朝之事”老朱顿了顿,终究没把“由他去吧”说出口,只含糊道:“既往不咎了。”
马皇后在一旁微微颔首,低声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陛下此举,是给老人家积福。”这话算是给老朱找了个体面的台阶。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张5592 作品《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第051章 蓝玉的乌鸦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