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他带的人有些多,把我的船压得散了架,没多久就废了。”
说到这个,何博还有些唏嘘。
船夫老翁沉了水,一个俊朗的河伯就水灵灵的探头出来了。
公子连却是喃喃,“吴起这样的大才去了楚国,想来楚国也要强盛了。”
何博放下竹篓,不见外的坐在公子连旁边,甩了一竿子。
“可能吧,不过我觉得楚国想要强盛,太困难了。”
公子连笑话他,“你一个摆渡的,也懂国家大势吗?”
“略懂。”学过后世大致历史的何博谦虚了一下。
只要不说细节,
何博还是可以讲个大概的。
也许中年男子都有点评天下的喜好,公子连于是让何博说一说,为什么吴起无法改变楚国。
“你说的好,我可以给你钱财!”
何博惊喜起来,“哈,我也有卖弄学识,换取贵人赏赐的一天吗?”
公子连自嘲一笑,“我哪里算是贵人?只是有钱也没人肯要,暂且送你一些吧!”
“不过,你若是胡说一通,我就要把你扔到涑水里喂鱼了!”
何博已经喂了两天,自然不肯再喂。
于是他就被公子连成功“威胁”着,分析起来。
“我没有去过楚国,但也曾听闻那里的情况。”
“楚国虽然称王很早,但楚王对国内的把控,并不强势,国内诸卿并立,是很难让他一句话,就启用某人,推行某事的。”
公子连不由点头,“对,就是这样。”
不过只有这些,他还不能高看何博。
于是何博继续道,“我送吴起出行的那一天,观察过他的言行。”
“他是一个骄傲的人,不认为身边的小人可以伤害到自己,觉得自己可以解决楚国的问题。”
“可楚国比三晋还要复杂,他连三晋之一的魏国都难以梳理明白,何况楚国?”
“魏楚之间,又该怎么说呢?”公子连问。
何博说,“魏国新立,一切制度都是新的,正如人在青年,朝气蓬勃,遇到问题只要及时改正,也不会有太大的伤害。”
“而且六卿以来,晋国内部的混乱,也清扫了许多老朽之物,因此不止魏国,赵韩的国君执政起来,也没有太大的负担。”
“可楚国建立数百年,地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