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进发。
更不用说,还有秦君派去找人的队伍。
而前年夏秋之交的时候,有人从西域返回,说见到了第一批去西域的队伍领袖——秦由。
他当时惊讶于西域竟然有了不少诸夏的身影,便在那里招募起人手来,想要带回新夏去。
随后便跟秦君派去的商队取得了联系。
因为年长疲惫,秦由没有跟着商队一块返回秦国,但也将新夏之事,转告回了诸夏。
而秦君并没有把一个遥远的小国放在心上。
他只是高兴一件从先君献公开始,持续到现在的寻人行动,终于成功收尾。
然后,
秦君就把派去找人的钱,都砸到了商队身上,并且心想:
总算能一心一意的挣钱了!
现在商鞅提到新夏,自然不是说要去那遥远西方,将其取而代之。
只是举例——
既然公子朝带着二百人,就能获取一片土地,建立一个新国家。
那秦国一边逐鹿中原,一边去西域,给自己布置一份家产,以防不时之需,难道不可以吗?
狡兔尚且三窟,
何况于秦人?
反正西域商路的获利越来越多,
秦国内部得利的贵人们,都在要求发动一场“西进运动”,将边上的羌人和义渠进一步的驱逐,防止这些蛮夷耽误自己挣钱的大事。
平时这些蛮夷就像野草一样,
长在旁边的荒地上,贵人们也懒得去将它们拔除。
但现在荒地要用来种粮食了,怎么还能容忍杂草的存在呢?
必须要用诸夏先人传授下来的刀耕火种的手艺,去狠狠除草!
秦君想到这个,也忍不住点头。
“西域之事,的确要更加重视。”
“正好魏国称王,引起了中原诸侯大乱,没空来攻打秦国了。”
“而变法到了今天,一些大臣对你我也非常不满,不如借口帮他们开拓商路,出兵攻打蛮夷去!”
先让道路通畅起来,保证不会受到蛮夷的侵扰阻拦。
以后不论是挣钱还是跑路,
都能变得更加方便!
于是,
在魏国沉浸在“王业”之中,齐国趁机扩张自己在中原的影响力之时,秦国为了更好的垄断西域商路的利益,决定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