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只能有一个话事人!
嬴辟疆要做“秉承天意,统治此地”的人!
即便要拜神,
也要经过他的同意才行!
“你说得对!”
“这种东西的确不可以放任。”
朋友听了嬴秦在西海地区,跟宗教做的种种斗争后,也沉吟一阵。
最后他说,“我的确需要向大王进谏。”
而当夏王听了他还有嬴秦使者的话后,也抚摸着自己的胡须,发出了一声叹息:
“全然禁止,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人心总是会感到惶恐不安的,
所以必然需要信仰。
何况身毒之地,已经被这样的风气给腌透了。
新夏的上层还秉持着君子的德行,
但民间的百姓,实际上已经会在祭祖之后,又去礼佛了。
谁让佛教的诞生,
还在新夏之前呢?
这可不是在边境修墙,阻止南边比丘们进来就能解决的问题了。
当然,
当一些脑袋尖尖的比丘要求“不要祭祖,要全身心的侍奉佛祖”之时,他们获得的往往是一顿痛打。
开玩笑!
君子们礼佛,是佛的荣幸!
你一个比丘不想着如何推广佛陀的荣光,解救苦难众生,反而指责众生拜佛的姿势不对,
不打你打谁!
所以,
新夏的百姓固然有信佛的,或者其他宗教的,但并没有因此背离祖先,甚至还凭借“俺寻思”之力,替源于身毒的宗教,增添起了诸夏特色,多出来了许多本地僧侣都不曾知道的习俗。
熟读经书的僧侣跟这些新夏的信众们撞上,都得被他们的理直气壮给整不自信了:
“这对吗?”
僧侣提出疑问。
“这有什么不对的!”信众就说,“信我,没人比我更了解这个!”
而这,也是夏王没有下令禁止民间礼佛现象的主要原因。
毕竟,
诸夏的君子有可能信教,
但君子信教又不太可能。
“不过限制他们,我还是会做的。”
比丘们不事生产,依靠化缘和信徒供奉而活,还提倡舍弃尘缘出家
这些都是跟诸夏的道德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