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和反对的理由,
被皇帝下令,用两张巨大的白纸,一一书写出来,于群臣面前摊开。
当晨光熹微时,
紧闭的宫门重新打开,一夜未睡的皇帝带着臣子走了出来,向全国颁布了新的命令。
“朕听从诸夏先贤的教导,知道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不可以被疏忽轻视。”
“何况管子里说:‘仓禀足而知礼节’!嬴秦身在域外,负有教化万方的使命,朕不敢在这点上有所放纵。”
“但是治理国家,就像照顾禾苗一样,要顺应天时地利,这样才可以实现人和。”
“秦国如今的情况,若要阻止商业的兴盛,那就像在冬天种植麦苗,期待它能在春天收获一样,是很难做到的。”
“朕不敢违背这样的天理,所以对国政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首先,
效仿中原汉朝,进行盐铁官营,民间可以通过向边境戍卒输送粮食的方式,获得朝廷发放的凭证,从而贩卖食盐到各处;
其次,
兴修更多的道路和驿站,以促进商贸的兴盛,并放松对城中集市的管理,取消了不少有碍于交易的规则;
再者,
考虑到边疆苦寒,朝廷允许驻守边疆的将士,向往来的商队征收关税,截留部分以自用;
以及,
若行商财富到达一定程度,占有的土地超过一定数量,就要缴纳高额赋税。
总而言之,
秦朝君臣选择用“中庸”的方式,来调和本末的问题。
朝廷把持着最基础的东西,将枝条交给他人进行灌溉修建。
“这些举措没什么问题。”
“就是允许将士自征自留关税这一点,让我有些不好的预感。”
宽广的西渭水之上,
有渡船顺着水波轻轻摇摆,
那操桨弄舟的船夫对自己的朋友们说道。
那几个参与了集议,又在尘埃落定后事了拂衣去,根本不给皇帝征辟召见机会的贤人隐士,正整整齐齐的坐在这条船上,从容的饮用着美酒。
没有一点激烈争吵过的样子。
“什么预感?”
因秃发严重,所以每时每刻都要戴帽子的黑氏长者询问他。
船夫摇着头,只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说,“哼,才不告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