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出去,会给继位之君,带来多大的麻烦嘛?
夏使在中原居住了那么久,返回夏国后也曾向他讲述过汉朝“七国之乱”的事情。
难道他不知道将富饶广阔的土地分封出去,会给国家带来多大的隐患吗?
真是念经把自己脑子都念坏了!
而等到老皇帝去世,新君继位,东边果然爆发了叛乱。
虽然新君勉强将造反的侄子平定了下去,但还没来得及解决后续之事,便因为登基时已经年过四十,劳心劳力过重,得病去世了。
他年轻且没什么经验的儿子继位,成为夏国如今的君主。
这位皇帝对那仍然存于东部富饶之地,势力强大的诸侯王很是恐惧,也担心那些由于先帝突然离世,没有被完全清理干净的逆党死灰复燃,便企图通过拉拢世家,来抑制诸侯的力量。
在他看来,
世家各有姓氏,也各有利益,很难完全抱团。
但诸侯却是不同。
他们可都姓“赵”呢!
世家们察觉到皇帝的忧虑,也愿意为他提供安全感。
只是,
忠君爱国,也是需要回报的。
因此,
在世家的提议之下,皇帝颁布了“九品中正令”:
他要求分姓定族,确定夏国各个世家的门第高下,并责令负责考核官员的“中正”按照门第等级去选拔人才,鼓励诸多世家以品级划分,来商议通婚友好之事。
据夏国这边报郎说:
“陛下私底下还跟世家达成了约定,以后选官举贤,要‘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呢!”
这样的消息,
让寒门子弟听了极为惶恐。
夏文王也为之郁郁。
他心里知道,这样的发展是有害于夏国的。
所以他跑过去询问邹衍:
“不知道太平道那边,有没有行动的意愿?”
他是宁可民间起义,给予赵氏夏国致命一击,也不愿看到诸夏君子的国家,被一群只想着巩固自身阶级地位的虫豸,带坏成南边身毒诸国那样的!
秦汉都在前进,
夏国要是后退的话,
那就得跟海外吴国竞争“诸夏之耻”的称号了!
反正赵氏独享了将近两百年的社稷,
夏文王已经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