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使转念,又想起那位跑路夏国的宗亲,眉头便皱得更加深刻了。
如果不是国中还有一些反叛的诸侯没有得到清理,
如果不是因为节度使还没有全然接替诸侯封君的力量,成为大秦在地方上的支柱,
如果不是西边的罗马日益兴盛,让朝廷无暇东顾
想来夏国的局势,还不会败坏成这样。
起码,
已经拥有许多土地,还没有将之开发殆尽的老秦人,
还没来得及对帮助过自己许多,且友好了百年之久的兄弟之国生出食欲。
履行盟约,以安其社稷这件事,
若能腾出手来,秦人还是愿意去做的。
所以,
当秦国跟罗马结束了一场新的战役,国中诸侯也尽数被镇压下去,举国内外迎来了短暂的平和之时,
皇帝便迅速派出使者,乘船来到了夏国,想看自家这位同胞共祖的兄弟,目前还剩下多少气息。
罗马那边,
也因为难得的中场休息,派遣使者随同秦使而来,希望开拓自己的外交新局面——
由于秦人在西海地区的疯狂扩张,缔造出了新的“大一统”局面,
罗马能够通过外交认识往来的国家,也越来越少。
今天才派遣使者去增进了解,
明天罗马的新朋友就有可能被秦人扭头就走,为秦人的美好生活发光发热去了。
这让罗马感觉十分不妙。
它的西边是广阔无边的海洋,
北边是一群茹毛吮血的蛮族,
南边除却那沿海沿河一圈的地方,其他全是炎热难耐的沙漠和戈壁。
而那里,
也逐渐的跟随罗马东边辽阔土地的步伐,变成秦人划分好的郡县。
如果不再想点办法,做出抗争,那即便罗马有一天,可以凭借海上行船的优势,圈拢地中海,
其自身也会被秦国给圈拢到怀里!
那是多么可怕的未来啊!
罗马绝对不能陷入那样的噩梦之中。
因此,
当凯撒、庞培和克拉苏这些后起之秀,逐渐掌控了罗马的权力后,
虽然仍延续马略和苏拉之间的仇恨,不忘记内斗,
却在对外往来上,达成了一致:
罗马必须走向更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