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病气。
而这样的情况,
自然又使得皇帝原本就柔弱的性格,变得更加耳根子软,听进去了太多乱七八糟的话语。
当然,
孔光的劝谏,皇帝是拒绝听的。
因为皇帝自认,自己继承了先帝的盛世基业,
在执政之时,也没有犯下沉迷酒色、荒废朝政这样的错误,
甚至于向天下推广先贤的智慧,让“仁义”的光辉布满大地都只会让国家变得更好。
匈奴人在他面前匍匐,
域外的使臣在他脚下叩拜,
四海臣民在他身边歌颂。
这怎么会证明,国家正在他手上走向衰败呢?
皇帝的理智认为,孔光有些挑剔了。
而在私心里,
皇帝作为饱受父母疼爱的嫡长子,
从小的志向,便是继承祖先的功业,将之不断发扬光大。
这样,
他才能做一个好孩子,不让父母失望。
孔光多次发出狂悖之语,岂不是说明,他的父亲没有眼光?他这个孩子没有做好?
这是在破坏皇家亲情啊!
所以,
孔光开始了自己起起落落的一生——
皇帝喜爱他好学天真的性格,也重视他孔子后裔的身份,于是对其常有提拔和关照。
但孔光说的话,皇帝着实不爱听。
于是柔软寡断的皇帝,一怒之下也会宣布罢免他的官职,将他驱逐出长安,等到怒气消退,才宣布对之起复。
如此三次,
孔光在“旅行大汉”的路上,也越走越远,以至于从黄河的怀抱中,来南方接受起了江水的滋润,同已经挖坟挖出名气的何博相遇。
“我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你会做出这样的事”
在院子里站了一段时间,心情得到平复后,孔光摇头甩掉了内心关于自己的忧虑,只关切起了友人的情况。
何博无所谓的耸肩道,“人体肺腑之深,只通过外表,又怎么能够看出呢?”
“想要治病救人,结果连‘人’长得如何,都不是很清楚,又凭什么去医治呢?”
“再者说——”
何博看了眼即便是在流放路上,也能够受到当地县令热情招待,脸上除却忧色外,别无外力压迫侵蚀痕迹的孔光,拉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