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破坏这样的先例。
所以,
皇帝只能期待,年未二十的太子,能在继位后变得稳重一些,明智一些。
如若不行,那便委托皇后辅佐朝政,纠正他的过失。
王政君听到他的话语,心里知道皇帝已是弥留之际,便含着泪点头应下。
“我没有什么才能,但为了大汉江山,为了子孙后代,也愿意付出一切!”
皇帝便露出一个放心的笑容,不舍的看了一眼宫殿中精致的雕饰物件后,离开了人世。
臣子们经过商议,为他冠上了“元”这个谥号:
行义悦民曰元,
主义行德曰元,
能思辩众曰元,
仁圣盛明曰元。
总而言之,
通过这个谥号,足以体现出皇帝生前是个仁慈好学,崇尚仁义的君主。
臣子不认为皇帝执政,有什么过失,
更觉得在他的治下,
远遁西域的北匈奴,都被征讨它的大汉天兵枭首;
依附的南匈奴更是惶恐的向汉朝表达忠诚;
地方百姓在豪强们的努力鞭笞下,开辟的土地越来越多
这怎么称不上“仁圣盛明”呢?
在一些人心里,
刚刚离去的元帝,只怕比宣帝还要伟大,还要让人敬重!
“只是,新君又会开辟出何等局面呢?”
“他能继承父祖的安定昌盛,让天下在正确的轨道上,继续奔驰吗?”
孔光跟随群臣,
仰望着登基典礼上的新帝,略带沧桑的面孔上,有着很容易被人看出的忧虑。
他周身的同僚们因此微微侧身,同他拉开了些距离。
毕竟如此盛大重要的典礼上,
大家都在山呼万岁,
你却摆出这样的脸色,
是在暗示什么?
这个糊涂的褒成侯,可一点没有他父亲的懂事和喜怒不形于色。
难怪当年被人围着拉拢,
如今却遭到别人暗中排斥!
好在,
高高在上的天子并没有注意到这一边,
他只是穿着厚重华美的冕服,有些兴奋的张开口,宣布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年号——
“建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