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一下,不论四季何时,都能抽调人手,去修缮水利。
加上冥冥之中,自有鬼神调度,把握“磨练”力度的缘故,
纵然水患不断,也不至于迟迟堵不住百姓哀嚎的嘴,将事情闹到荒疏朝政的皇帝面前。
只是天灾易过,人心难通。
那大片的,只要洪水一褪,便可以耕种的良田诱惑着贵人们。
那四处奔跑、正为了一口吃食而祈求叩首的人口,也诱惑着贵人们。
毕竟当今之世,
大汉在册人口还不过六千万,
却拥有着东至海东四郡,西拥西域都护府,北至长城,南跨南海的广阔国土。
是以这人力资源,十分的珍贵。
不管哪家的贵人,也喊不出后世那声“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话。
朝廷也对治下民众,十分的重视。
自秦朝以来,
朝廷便多次派人下达乡里,行编户齐民之事。
恨不得将所有人都纳入名册之上,让他们给自己缴税服徭役。
这让世家大族们大肆圈养人口的行动,变得有些难度。
好在老天爷开恩,
让大汉拥有了元帝那样的圣明君主,
让大汉又拥有了当今天子那样的朴质英主,
为世家从这个国家中汲取更多利益,大大的开了方便之门!
明面上,
许多臣子为了彰显自己的忠义,展示自己的为官清正,对沉迷酒色的皇帝进行着劝谏。
私底下,
他们却多有祈祷之举:
祈祷皇帝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保持自己的天性不被外力改变,
祈祷皇帝的寿命能够长久一些,更好的施仁政于世家。
“可你我身负这等名望,又有先人教诲,岂能对这般乱象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长安城中,
随着那“秋时发大水”的谣言传得愈发汹涌,乃至于刚刚担忧完水患赈灾之事的皇帝都有些相信,并在王凤的劝导下,动了造船避难,还要用朝廷名义,让百姓登墙壁躲避的想法时,
乐昌侯王商当即气得拍案而起,并向前来拜访自己,寻求意见的友人孔光说道。
王商,
虽然同为“王”姓,
但却出身于涿郡王氏一脉,是宣帝母亲王翁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