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礼礼,
狗脚礼!
王莽现在最恨别人跟自己讲“礼”!
知不知道,
这是他的禁脔!
只有王莽能用礼去指责别人,烘托自己,别人怎么可以这样做呢!
而且“周礼”,
是王莽得到汉室禅让的主要原因,
被人于朝堂上如此指责,岂不是在动摇他的法理?
怀抱着未熄的怒气,
当秦隋的使者来到长安,恭贺新天子时,
王莽便拿腔作调,将不满发泄在了这两个遥远的同胞之国身上。
秦,
是汉室建立前,统治东方的国家,与汉室,与继承了汉室的新朝,自然存在着法理上的深刻仇恨。
而隋国,
若非宣帝时派人远征,帮助其击败国中的月氏人,维护了诸夏的神圣,想来是要沉沦下去,用夷变夏的。
在法理上,汉室堪称新夏之地的救主,而王莽通过和平演变,得到了汉室的禅让,自然也能理直气壮的鄙夷兴于新夏的隋国。
更重要的是,
这两个国家都距离中原遥远,
王莽都不用像拉拢乌孙那样去拉拢他们,如此得罪起来,也不必多加思索。
而他的态度,也使得秦隋的使者极为愤怒。
隋国作为“诸夏天子”的臣属,其使不能多说什么,
但秦国却是可以想骂就骂,骂得响亮的——
实际上,
这次秦使过来,是有向中原低头臣服之意的。
西秦的藩镇、蛮夷作乱,一直不能得到扼制,即便有庄武帝力挽狂澜,于动荡中维护住了部分地区的稳定,让嬴秦还能像“射中王肩”前的周天子那样,号令一些诸侯藩镇,留存颜面。
但富饶的两河平原失控,被乱臣占据,这着实让秦国失血过重。
通过海路进行商贸,获得利润的能力,也随着秦国迁都玉壁城,以及罗马海军的骚扰拦截,从而迎来极大的下滑。
于是现任秦帝通过多次朝会商议后,最终有了向中原求援的想法。
“如果能让国家安定下来,恢复旧日荣光的话,朕什么都会做的!”
在送别使者的路上,年轻的皇帝这样对他说道。
使者当即落下热泪,感受到了君主的牺牲和隐忍,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