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恩情自然是还不完的。
于是貊人刚刚迁移到辽东,部族的生活刚刚稳定下来,他们又不得不面对随之而来,并立国海东,扩张至辽东的箕子之国。
他们用自己的肉体,为箕子在辽东延续殷商传统,做出了强有力的贡献。
其后箕子之国衰落,势力蜷缩去了海东半岛,貊人还来不及放松一下,就迎来了燕国的重拳。
燕昭王的改革,让燕国的力量得到爆发。
在位于其南边的齐国为此挨了一顿老拳的同时,辽东的貊人也成了燕国将领猛刷军功的工具,并以战利品的方式,频繁出现在燕国的史书之上。
及至汉武帝之时,
大汉王师覆灭了卫满海东,又扩地到达辽河以北,设下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
周边的蛮夷都赶过来朝拜,匍匐在大汉天威之下。
汉元始二年,
又废真番、临屯两郡,分别并入乐浪、玄菟,就此形成了长城以外、东瀛大海以西为玄菟郡,而海东半岛大部分地区,则归属乐浪郡辖地的格局。
就这样,
一代又一代的貊人,在偿还恩情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诸夏君子的感化,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的技术。
他们凭借着辽东的广大,以及箕子之国和燕国在这里的松散统治,坚强的繁衍了起来,还在秦时涌现出了许多新的分支部族。
扶余、高句丽、沃沮等部,皆为貊人后裔。
而这些部族,也伴随着时代发展,先后成立了自己的国家。
其中扶余最为强大,并且是一个以农耕为主业的国家。
而高句丽作为后起之秀,也追随着前辈的道路,在耕耘和纺织上,展现出了自己的特色。
“想来以此为资粮,是能够满足孙恩对后人期待的。”
至于扶余和高句丽的反对?
那可不关何博这位上帝的事。
谁让孙恩在中原周边地区看来看去,选中了辽东呢?
想骂人?
到大贤良师和他的后继者面前骂去吧!
“打的过吗?”
“这两个国家的人口加起来,也有几十万之众呢!”
从狼居胥山润过来的山神还有些担忧。
但见惯风雨的上帝却摆了摆手说,“你脑子真是在漠北憋坏了。”
“难道你忘记‘诸夏一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