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被你们赚上山来,我的身家性命都系在了这边,哪里还会对以前的人事念念不忘?”
刘如意拥有着跟他先祖一样灵活的身段,可不会在大事上扭捏,以至于错过了机遇。
而且那位宗王的子嗣很是昌盛,内乱爆发之时,也好运的没有受到多少牵连。
刘如意被强抢民男的时候,他们的日子可好过着呢!
若说感恩,
每年八月十五、过年春节之时,刘如意也会委托耶哥儿这位大贤良师,给那位异姓兄弟送点东西下去。
耶哥儿也曾告诉过刘如意,对方在下面过的很好,没必要为之忧虑。
“唉!”
“那就只能等船只跨越地中海,给我们送人来了。”
末了,
参与议论的道士们只能如此说道。
“这段日子给上帝供奉的祭品上心一些,祈祷的时候也要多念念这方面的事。”
惫懒的神明就像大明湖的蛤蟆一样,
总要戳一戳才会蹦哒一下。
他们要不努力的催促,叫的大声一点,可不容易让上帝施以更多的恩惠,护卫着满载诸夏种子的航船避开罗马人的船只,静悄悄的渡过海洋,再挺进瑞纳河的入海口,逆流来到他们这边。
而被上帝安排到瑞纳河中担任此地之主的,那位面相为白鹿的神灵,性格可不像上帝那样亲和随性,颇为自闭淡漠。
很多时候,
那位只会在暗中庇护一下他们这片地方,让其风调雨顺,农物丰收。
连入梦骚扰耶哥儿的次数都很少。
不过,
这也让耶哥儿对之生出了几分难得的敬重来。
毕竟时不时会去罗马港口整点面包屑的大胖鸽子,实在是让他做不到像母亲那样的虔诚敬慕。
“好了!”
“还是说下你儿子迎娶乌比尔部族女子的事吧!”
再说了下近来城邑之中的各种情况,耶哥儿又对刘如意如此说道。
虽然这位刘氏后裔,并没有在异国他乡吃到软饭,减轻创业压力,但这并不妨碍他利用自己的社交能力,为后代打好吃软饭的基础。
刘如意如今,已有五十岁了,自然不可能没有子嗣。
实际上,
在秦国潇洒的那些年里,他已经迎娶了美人,并生下了两个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