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新乡君臣们运用起从先贤遗留的典籍史册中收获的智慧,去推测王莽建立的新朝未来时,便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这个朝代不会平静的。”
“兴始者尚且如此,何况后继之人?”
史册早就证明了,
一国开创者的性格作风,会对其所建立的国家有所影响。
最初的黄帝在阪泉击败炎帝后,没有选择将之视为完全的战利品,反而与之建立了密切的联盟,这是诸夏得以团结,在血缘之外,又能以文明、思想维系族群的开端。
其后武王与周公间的兄友弟恭,也使得诸侯们在抛开武力不谈后,愿意与周天子共创诸夏的繁荣。
至于秦汉,
这两个朝代带给人的教训,更是近在眼前。
所以新乡的有识之士认为,当他们的船只停靠在中原的港口上时,可以轻松劝说许多人跟自己下海,投身新事业。
结果前两年,
重启交流后的第一批使者靠岸时,他们只瞪着眼睛说:
“怎么新朝亡的这么快?”
不是吧兄弟,
王莽先前搞的禅让仪式那样轰轰烈烈,连远在大洋彼岸的新乡都受到了波及,还以为他已经有了建立万世基业的信心呢!
而中原这边又经历了两百年的统一,集大权于中央,不像始皇帝那样,还需要肉身巡游各方,镇压不法分子。
所以,
王莽究竟在登基后折腾了什么奇怪的东西,竟让他得之失之,连能传二代的秦朝都比不上?
秦朝亡国之时,
其君还能抗击匈奴,还能死社稷,为自己从汉室手中,赢得了保留祭祀的最终尊重。
可王莽的脑袋怎么成洛阳王宫库藏的传世藏品了?
更重要的是,
他们计划中的“难民”呢?
现在中原恢复了太平,可不利于他们拉人去殷洲。
于是,
使者只能花费更多钱财实现自己的目的,然后乘着风浪顺着海流,以及神灵暗中的庇护平安返程,将此事汇报给国君。
新君为此心疼的没有吃饭。
但在半夜饿醒,精神还遗留着梦中先祖的殴打感时,
新君找到国中的大司农,用坚毅的神情告诉他:
“为了新乡的未来,多花点钱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