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在现在,从这个人身上,他隐隐间能够感觉到一股坚韧不拔的气质,那是自岁月沉淀中磨炼出来的。
任何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都必须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和情感,尤其是压抑自己对他人的好恶。
如圯上老人在传授张良太公兵法时,就屡次刁难于他:先是脱鞋扔至桥下,而后又要张良捡起来,亲自为他穿鞋。之后又与张良邀约,五次三番地戏弄张良,要么失约,要么装神弄鬼,但张良都表现出隐忍和退让。老人见张良心志如铁,这才将绝学教导于他。
又比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他为了让吴王夫差相信自己真心臣服,居然能彻底放下王的自尊,以为吴王看病为由,去品尝夫差的粪便,期间并无任何忿然之色,尝过后更是喜笑颜开。夫差见此情形,哪还能不相信勾践的忠心?立刻便将他放回越国,这就有了以后的亡国之祸。
更别说当年周商顶替之际,周文王还忍受过商纣烹杀伯邑考的折磨,这已是路人皆知的事情了。
这三个古例,同时闪过何攀脑海中,他倒不是想以此来评价一个人的胆识与前途。但刘羡毕竟是下一任安乐公,他无法不就此多想。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对刘羡多了两分警惕。
现在看来,激怒刘羡这一项,已然是做不到了。所以何攀决定改换策略,只要刘羡一开口,他就敷衍过去,以此消磨对方的耐心,让对方无功而返。
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两人开始了交谈。
刘羡先开口道:“我来拜访何公,实在是有一个问题困惑我久矣,我又知道,何公是天下智者,当年平吴一役,便是何公主谋,因此特来拜访。希望何公能为我解惑。”
何攀道:“什么问题?”
刘羡目光灼灼地盯着他,徐徐道:“敢问何公,晋室的气数是否已尽?”
刘羡的吐字虽慢,但这一句真如横空霹雳,将何攀的准备打了个稀碎。他没想到,在身边还有旁人的情况下,眼前此人会如此大胆,让自己无所适从。
此话若是传播出去,该怎么得了?
与此同时,他几乎条件反应般地开口说:“晋室气数绵长,使君何出此言?”
但话一出口,何攀就暗叫不妙,他知道自己中计了。他既然说了这句话,刘羡就可以顺着话请教,询问如何拯救社稷,然后顺势请他出山。这种话题,可不是他敷衍就能敷衍过去的。
于是第二个策略也失败了,何攀不得不再次调整了对刘羡的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