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可到了季后赛,那就是巨星的舞台了!
季后赛,角色球员很难打出出色的表现。
而像如今这种,其他球队为了限制卢易,不断对卢易采取包夹的防守策略,从而漏出了很多空位。
到了季后赛,空位还是会有,但防守会更加积极,会有不少人积极补防。
这种时候,能力不足的角色球员打得很果断,反而会被积极补防的球员防住,最终形成球权浪费的情况。
所以,最近的邓利维,还想让卢易多练练持球。
机会虽然不多,但万一卢易把握住了呢?
如果卢易在常规赛剩下的时间里,练出playmaker的能力,那么快船肯定就不会怕包夹了。
话说回来,赛程便利,对球队战绩影响还是很大的。
2月24日,快船击败前来做客的活塞之后,这便又取得了一波三连胜。
活塞这赛季也没什么希望了,所以提前奔着乐透签去了。
快船能赢活塞,其实一点也不例外。
当然,也是因为对手是活塞,邓利维对卢易的期待,才也有机会死马当作活马医,尝试一波。
只可惜,卢易打持球很不错,但组织串联,还是有不小的瑕疵。
只能说,状元秀,大当家,射手这些身份,跟持球大核心不怎么兼容。
越是高顺位出身,往往越是心高气傲。
而作为大当家,也必须要有关键时刻将责任揽在肩上的勇气。
作为投手,就算手感再差,也会有下一球必进的信念。
归根结底的一点,那就是球到了自己手中,第一个年头必然是要投出去的。
卢易通常是为了照顾队友的数据,亦或是相信队友的能力,这才会偶尔传一些球。
另外单纯就是打战术,配合一下罢了。
正是卢易没有传球第一的信念,即便之前每场都在打持球,可助攻数据依旧那么少。
“既然没办法成为迈克尔乔丹,那就成为科比布莱恩特吧!”邓利维这般说道。
其实,邓利维早就清楚卢易的情况,但有时候想要承认现实,需要一些时间。
勇气不是一上来就立刻就有的,花点时间适应一下,勇气才会像快用完的牙膏一样,慢慢挤出来,积少成多,变得够用一次了。
如果不是知道艾弗森和戴维斯都不是传统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