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决第二场,小牛拿出了120分的认真态度。
从首发调整来看,今天的小牛跟上一场的策略打法就是完全不同的。
小牛主教练里克卡莱尔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直接将特里和佩贾调到首发上来。
而这就意味着,第一节放弃绝大多数外线防守,小牛要借助特里、佩贾两个持球点,提供火力,用进攻打死快船。
亦或是,卡莱尔要从战略上,早早消耗卢易的体力。
特里和佩贾的防守是不如史蒂文森和马里昂的,一旦小牛在第一节取得得分领先,快船是不是应该把球交给最有把握,最能追分的卢易?
卢易如果继续在防守端针对基德,又在进攻端火力全开,那么卢易的体力,能否支持下半场的关键时刻?
毕竟是系列赛,卡莱尔还是有机会再试探一下的。
小牛不可能48分钟,全靠进攻赢球。
但小牛可以赌一下,卢易能否坚持48分钟的攻防一体。
从第一节的效果来看,或许卡莱尔真就赌对了。
快船虽然看到小牛首发阵容有所调整,但g1已经通过一种成熟的比赛模式,将它赢下来。
那么g2为什么继续坚持这样的打法,反而贸然行动,改变策略呢?
快船是没理由调整的。
所以,一开始卢易还是选择紧逼基德。
等到基德把球传到特里亦或是佩贾手中之后,二者虽然没有直接强投,但还是选择一些简单的挡拆配合后,就很快出手。
小牛是有打快攻的基础的。
既然小牛轮换阵容比快船更加深厚,那么小牛自然有信心打快攻消耗快船主力。
然后通过轮换的优势,在衔接阵容的时候,靠替补打出一些优势。
随着卢易紧逼基德的效果不是很好,上调到首发的特里和佩贾,在外线又有不错的得分能力之后,小牛很快就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
没等邓利维有所调整,卡莱尔率先变阵,将诺维茨基换了下去。
主要还是为了加强内线的防守。
因为快船也看出来,不能过多的让卢易陷入到攻守两端燃烧体力的困境中。
在球队需要人得分的问题降临之后,快船先让阿里扎和布泽尔在内线得分。
这样一来,留在场上的诺维茨基,反倒成为了一个可以选择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