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陌。
俗语说得好:无病一身轻,有子万事足。
自从有了儿子,吕伊殊就一心一意照顾儿子,军营也很少去,好像已经忘了卫牧的存在。
但是卫家却并没有忘记她,确切地说,是没忘记她生的那个儿子。
……
作为北疆的掌舵人,卫韩很希望卫家嫡系子嗣繁茂,但偏偏事与愿违。他庶弟卫朝儿孙满堂,自己妻妾数十人,却只得了卫牧这一根独苗。
卫牧娶妻赫连氏,生下长子卫博文,又不知何因,这卫家嫡长孙自打出生就体弱多病,没一天爽利的。
故而,吕伊殊生子的消息传来,卫韩便坐不住了,他想让那孩子认祖归宗。但是孩子的母亲要怎么安排,必须得跟儿媳妇商量。
赫连氏听到消息一着急,就把庶妹送到了卫牧的床上,皇天不负有心人,卫牧很快有了第三子卫景文。
……
两年后,卫韩还是去了大同,找吕凉夫妻商议吕伊殊母子认祖归宗之事。
以吕伊殊的个性,自是不愿为妾。
卫韩想了个折中的办法,他嫡亲的四弟年纪轻轻便战死沙场,无子承嗣。
他想效仿中原的一些家族,让卫牧兼祧两房,赫连氏与吕伊殊各自为妻。
身为下属,吕凉夫妻也不好直接拒绝,就把决定权交由女儿。
吕伊殊虽恨卫牧对自己的欺瞒,但又打心眼里喜欢他。何况,卫陌已经会说话了,总是追着她要阿爹。
静下来想了想,倒也没有找借口推辞,就把婚事应了下来。
见到吕伊殊和儿子,卫牧喜出望外,他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婚礼!
‘陌’虽泛指田间小路,但也含有生疏、不熟悉,形同陌路的意思在里面,卫牧觉得这个名字不吉利。
上族谱时,他就给儿子(也可以说是侄儿),重新取了一个名字,叫“卫斯年”。
……
赫连氏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她祖父曾是夏国最后的一位皇帝,北狄灭了夏国,她的族人一半归顺了北狄,一半护着她和庶妹逃进了关内。
她和卫牧的婚姻是完全的政治联姻,她求得卫家庇护她的族人,得以在关内安居乐业,卫韩看上她族人养战马的手艺。
这场联姻,不但可以改善幽州铁骑的战斗力,更可借机拢络关内各部民众,保住边关的安宁。
大家各得其所,原本也相安无事。
但是吕伊殊的出现,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