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棋子,顿了顿,道:“萧世子统领闽中多年,对海作战经验丰富,他写的条程,自是条理清楚,若政事堂的诸位辅政大学士不存私心,应该很快就会通过。
只是……
因不满你在海贸上禁止生铁、蚕茧、棉花和粮食的出口,裴尚书带领江南世族联名上书,驳斥政事堂拟定的有关海贸商品进出口的管理法则。
在这个敏感时期,这组建水师、东海练兵的事情,是否该往后缓一缓,等择定了太子妃,再议也不迟。”
建元帝听罢,敛眉沉思了一会,想到裴烨近期的所作所为,神色更是凛然。
“父亲,不是我不想缓。国库无银,大到兴建土木,小到连预备春播的种子,都要相求于门阀,若总这样上令下不行,长此以往,我必会失去对朝局的掌控。”
自己养大的孩子,文国公岂能不知他的心思。
这五年来,他从未有过片刻的懈怠,就是想把大秦早日建成一个国泰民安,媲美大燕的富庶之国!
他轻声叹了叹,指着棋盘,缓声道:“子豪,你看这下棋,持棋人都想摆布棋子,迷惑对手,以达到赢的目的。
但是有一点,身在局中,你可能没有察觉到,越是步步紧逼,对方越会想尽一切办法反抗。
倘若不能做到胸有成竹,一击必中,很容易全军覆没。
缓一缓没什么不好。”
“我明白父亲的意思。”
建元帝道:“想当年,大燕广通言路,政治开明,经济发达,是有史以来最为繁盛的国家。如此繁盛的国家,就因万神宫的几个卫道者,撺掇门阀与北狄勾结,旦夕之间化为云烟。”
想到圣祖皇帝,他神色便有些恸然,“故我在推行国政改革方面,确实急迫,我想完成圣祖的遗愿,建立健全的法规制度,用法规约束门阀的权力,确保百姓的利益。”
文国公无奈道:“以你的聪慧,心里不可能不清楚,帝王之道,便是心宽以容天下,胸广以纳百川!再迫切,治国也不能徇私行险招。”
“可是父亲,你也曾说过,帝王之道在于平衡,天下之平衡,君臣之平衡!”
圣祖皇帝崩后,大燕为什么会在一夕之间四分五裂?
追其根由,就是大燕门阀过于富裕,手中握的权力又太大,天子已经无法制约,君臣之间失了平衡!
“既然裴尚书与江南门阀都想太子妃出自贺氏,我索性就满足他们,但他们也得拿出与太子妃身份地位相等的利益来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