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耿煊第一遍大略看过一遍驯鸽笔记之后,心中滋生出来的灵感。
“这还真是一条有趣的道路啊。”
“而且,根据前世经验,狗子的用途可不止追踪捕猎。
还可以进行警戒搜救,看护战斗如此广阔的前景,还真值得一试。”
等耿煊按下心中跃跃欲试的冲动,开始更仔细的翻阅第二遍。
在这过程中,陆续有新的红气从远处向他飘来。
耿煊知道,这是洪铨等人在秦府的行动。
耿煊只是机械性的做出选择,全部的心思,依然落在手中的驯鸽笔记之上。
很快,新的灵感又在他心中滋生。
毫无疑问,这本驯鸽笔记,乃是出自于一位真正掌握了“驯鸽术”,甚至有很大可能将其掌握到了“大师”以上水准之人的手笔。
其人虽然有意识将真正通往“驯鸽术”的内容遮掩、屏蔽、阉割,只将最表层的“浮光掠影”展示出来。
让人只能见到表象,无法窥见本质。
可他耿煊也不是寻常人啊。
他可是掌握了三门九流秘术,且都修炼到圆满境界的男人。
若说对九流秘术的理解,他的段位还在这位著书者之上。
更何况,耿煊早就领悟到,走狗篇与其他诸如相马篇,飞鹰篇这些久闻其名,却未睹其貌的九流秘术存在许多“神似”乃至“神合”的地方。
这部驯鸽篇自然也不例外。
驯鸽笔记只授术,不传道,对其他人来说,这或许是个困扰,让人永远只能在门前打转。
修炼得再好,也就相当于将使用说明书背了个滚瓜烂熟,别无益处。
可对耿煊来说,他根本不缺“道”,他欠缺的,恰好就是针对“驯鸽”的“术”而已。
说得再明白一点,有圆满境走狗术立下的“坐标”作为参照指引,又有驯鸽笔记明确起始点的一切要素。
一片空白的中间过程,他完全可以自己将其走通。
他根本不需要再去借助那本既有的驯鸽篇,他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求,另创一本驯鸽篇出来。
若是两篇相似,那只能说“殊途同归”。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若是两篇完全不同,那就说明,自己在驯鸽一道上走出了一条新路。
而且,耿煊自信,绝不会比已有的这条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