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光乍现,铁枪掠空。
一名出身于“北八集”的,炼髓中期的大馆主,在敌骑作势投掷之前便已先一步闪身躲避。
是以,投枪速度虽快,却也只是从他原来的位置掠过。
成功躲过一枪,双方距离迅速拉近。
一名出身于元京徐家重剑战兵的炼髓中期,也做出了与他相同的选择。
只可惜,投掷铁枪之人本身就没有投准,若他不闪避,反而能幸运躲过一劫。
可他见机太快,提前做出了闪避,好巧不巧,更好撞在了投枪偏移的轨道上。
胸膛瞬间被一枪洞穿。
还有人成功闪避了当面之敌的投枪,却没有防备被侧面一支投枪贯穿身体,钉死在地上。
有成功的,有失败的。
不过,做出这种选择的人,本身实力就不差,有一大半都成功避开了投枪的直接射杀。
在双方的快速接近中,铁骑已经没有投掷出第二枪的机会。
有的选择控马闪避,不给对方贴身近战的机会,继续拉开距离寻找机会。
有的直接换了近战兵器,加速前冲,想要利用自己居高临下,甲胄齐全的优势凌虐对手。
很快,他们便撞击在一起。
“当!”
“当!”
这是兵器撞击的声音。
“嘭!”
“嘭!”
这是有人被铁骑撞飞,或者着甲骑手被人成功从马背上撞下来,跌落地面的声音。
“当当当当当——”
兵器密集交手碰撞的声音,从这些炼髓层次之间的较量,到规模过万的战场。
随着七十铁骑的高压逼迫,双方深深的嵌合在了一起。
自此,敌我双方都再难轻易抽身脱离。
若是不专心应对当面,乃至四面八方随时都可能冒出的强敌,而是一味寻找逃出生路,反而会死得更快。
反而是尽情的战斗,忘我的战斗,才有可能为自己挣得一线生机。
杀吧。
尽情的杀吧。
当敌军在己方七十铁骑的压迫下,完成了对战场的“深度融合”之后,双方都经历了一段毫无章法的乱战。
但以蒋弘毅、洪铨为首的“临战堂”迅速承担起自己的职责。
在“巨熊”以及其他擅长兵法指挥的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