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青忍不住好奇询问。
耿煊点头:
“从盆地内过来的一千七百多人,还有两百匹玄幽马,可不是空着手过来的。
只今日应该就有超过两千石,三四十万斤粮食入营。
足够营地支撑好多天,后面再将山道整饬一下,方便车马通行,便是数万人的粮食,也可供应。
等水路打通,便是数十万人的吃喝供应,也能满足。”
耿煊可没有将盆地仓库中的粮食囤着孵蛋的想法,考虑到每时每秒都有粮食在腐坏变质,他巴不得早早将它们塞进更多人的肚子里。
这一刻,耿煊想到的,不只是河道疏浚工程。
短时间内,在元州的粮食数量,以及人口数量不变的前提下,越多人在他这里吃饭,这意味着别处的粮食压力就会有所下降。
可能,这种效果的直接影响范围并不大,可就如水中泛起的涟漪绝不会只局限在水中一隅,一定会向整个水面扩散一般。
整个元州也是如一整片水域一般,绝非各区域彼此孤立的存在。
“若是如此,咱们就有充足的劳力可用了,营地建设,最多一千人就足够了。
再多就没必要了,这么说,明天就可以正式动工了郭子安今早还与我抱怨”
说到这里,罗青忽然想起什么,忽然看向耿煊,道:
“帮主,昨晚郭子安勘察完现场回来,整个人就神神叨叨的。
不时就说一句‘有问题’,问他有什么问题,他又不肯说。
最后被逼得没办法,就说这事必须先与你说。
今早他又有我提及此事,还说若是您回来,务必立刻去找他。”
“难道是勘察现场有什么问题?”耿煊闻言,眼神也是一凝。
罗青颔首道:“应该和现场有关,可究竟什么问题,就只有问他本人了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此事对这工程的影响有多大。”
“他现在何处?”耿煊问。
“就在前面不远我带您过去吧。”
说着,罗青就带着耿煊离开了营地,往洙水淤塞段行去。
郭子安并不在洙水河道淤塞处,而是在还有近十里距离的一处陡坡边缘。
他站在陡坡顶端,面相洙水古河道淤塞段方向,远远眺望。
在下面,以及周围的山林中,是随他一起离开元京的其他郭家子弟,以及二十多名罗青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