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煊自己非常清楚,这种竭泽而渔式的人马调用,压根就是不可持续的。
不仅是他,其他在“黑风军”走到高位,率着数百,数千,乃至上万将士在生死边缘游走之人,在这方面同样有着极深的体悟。
现在,正是全员草台班子的“黑风军”上下对专业知识最是饥渴之时。
这时候若能得到刘牧等人的指点,不需要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不需要什么独家绝艺,只需将基础常识部分填充夯实,就足够让“黑风军”跨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最开始,耿煊想给他们一个“观察使”的身份。
允许他们在“黑风军”各处观摩,并就观察所得做出点评,越辛辣越毒舌越好。
如果有改进的意见,那就更是好上加好。
但四人还是觉得这“观察使”的头衔过于明目张胆了一些。
“我们只是俘虏,也只能是俘虏。”刘牧坚持。
最终,在他的坚持下,求贤若渴的耿煊“屈服”了。
但他也适时提出,既然是“俘虏”,那就要有“俘虏”的样子。
让他们就这么在“黑风军”内行走,显然是不合适的。
“我得暂时将你们的修为封起来,而且,会安排专人全程陪同。
你们四个,也要分开安置,希望你们理解。
你们完全不必有这方面的顾虑,这样,每天晚饭时,会安排你们一起聚一次,你们也可以随意交流。
这样总成了吧?”
虽觉有些苛刻,更不是对待人才应有的态度。
可在迟疑了片刻之后,刘牧四人还是答应了这个条件。
这样一来,表面上的俘虏四人组,实际上成为了“黑风军”的技术顾问。
在他们的指导下,“黑风军”将朝着专业化迈出一大步。
实质上已是俘虏的刘牧四人,都觉得能有这样一个结果,已经很不错了。
至于现在没有拿到“黑风军”内部的实职实权,四人都没怎么放在心上。
全程观摩了“黄苇岛之战”的他们,自信对“黑风军”的水平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认知。
对于战争有着更高的视野和认知,又处在旁观的角度,他们甚至觉得,自己对“黑风军”的了解,甚至比身在局中的当事人还要更加清楚。
他们的指导,固然会让“黑风军”更加强大,变得更加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