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的大学里做学术研究,这是何等样的了不起。
比起做生意来可体面多了。
中国人自古就是将仕放在第一位的,而且,中国人对于念书之事有一种骨子里的敬重。
二人当即就把这事应下了,就让长子跟着两位东家出国念书。
只是,以前从没起过这心,如今少不得要给长子准备一番。
学校那里得先办退入手续,本身孩子也是读的不错的教会小学,孩子在学校的成绩单都要保留,还有监护权要转给陈萱魏年夫妇,另有出国的准备,陈萱细与二人说了一番。
并且生意上的事,这次也全部说明白了,以后这店就是给夫妻二人的,再不必分红。
因为魏银在美国也有自己的生意,恐怕很难顾及到国内店里的事情了。
小李掌柜和孙燕经营的很好,就让二人继续经营下去吧。
所以,店面手续上的一些交割,便一道办清楚了。
另外就是李家小子出国的一应花销,小李掌柜和孙燕都问明白,也要回家准备儿子出国念书的钱。
依现在二人的身家,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不过,陈萱还是再三叮嘱夫妻二人,“也要问问你家大小子的意见,如果他十分不想去,也不要强求孩子。”
夫妻二人都说,“不强求不强求。”
这样的大好事,哪里会强求啊。
……
陈萱回家后先同阿年哥说的这事,陈萱道,“我想着,阿燕小李都是可交之人。
这些年,见利忘义的见的多了,他们这样的性情,极是难得。
何况,咱家两代人与李家都有交情,如今咱们心心在学习上不用太过操心了,这些年,她学习习惯也养成的不错。
阿宇阿宏也都上了正轨,早上就是背诗文的功课,李家大小子的年纪跟阿宇差不多,可以一起学。
晚上给孩子们检查作业,无非就是再多一个,还能顾得过来。”
魏年想着妻子实在心肠忒好,不过,这年头,朋友家的孩子在自家寄住啊、接受教育之类的事也很平常,还有朋友之间代养孩子的事儿哪。
不过,与李家的确是两代人的交情,李掌柜是跟着老爷子一辈子,现在还在柜上尽心尽力哪。
这不是寻常的交情,魏年也愿意第三代的友谊能继续。
魏年点头,“这也成。
反正小李阿燕现在日子也不错,供个孩子在国外念书也供得起。
要是孩子争气,这个孩子就是给小李家改换门庭的人了。”
陈萱道,“自是盼着孩子们都能有出息的。”
魏年不知想起什么,又是一笑,道,“平时多是见些斤斤计较的女人,什么东家占我一斗米,我占东家两斗麦的女子居多,你倒是不是这样的人。”
他媳妇是见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