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的军事主官互不相统属。
统兵与发饷完全成为两套系统,连新兵统领卢象升都没办法过问。
当军饷发得不足够的时候,各级的主官会直接向上级汇报,朱由校马上会下令调查军饷处
同时,负责发军饷的军饷处,发现了新军存在吃空饷的情况,也会向上禀报到朱由校处。
这样使得双方形成了一个互相监督的制度,减少了这个贪污存在的可能。
同时这也直接让公家的军队,再也无法变成某个将军的私军。
朱由校还重新建立了另外一套征兵的制度,以后征兵的工作不再由各级主官进行,而是有专门的征兵机构进行。
征兵,统兵,发饷,这三套系统互相合作,但又互不相统属。
朱由校更是向所有的新军士兵承诺,以后绝对不不会出现军饷不足,而减少或延迟发放的情况。
实施完这一些的新制度之后,这支新军士兵的精气神,已经明显不一样了。
卢象升是见过世面的,心里也不由得有些感慨。
就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军士兵现在除了还没见到血,已经完全说得上是一支精锐军队了。
煤矿的银子也源源不断地投入到兵工厂里面,现在兵工厂的产量,足足上涨到了一千支每个月。
朱由校定下的每造出一只枪,便有十两银子补贴工匠的规矩之后,制度的效果更是已经有了明显的体现。
这些兵工厂工匠不再偷懒,甚至开始利用上自己的空余时间造枪,就是为了多造出一只合格的枪,多拿上一些赏格。
而朱由校又从流民之中,招募了大量的铁匠和工匠,加入到了兵工厂里面,更是扩大了兵工厂的生产。
西山那边的煤矿越卖越好,通常这个煤矿刚挖出来的无烟煤,就已经被人家预定了。
煤矿拼命地加大产量,一直徘徊在京城附近的流民,不停地被招募的西山上劳作。
此时的西山矿工,已经有将近十多万人。
肉眼可以的是,京城附近的流民越来越少了。
甚至还有一些大臣,写上几首歪诗,歌颂一下太平。
但是朱由校知道这些都是假象,京城附近虽然可以做到这种程度,但是远离京城的地方呢?
现在朱由校迫不及待地想要在战争之中,获得一场大的胜利。
起码是让建奴起码两三年之内,都没有力气对他们发动大规模反攻胜利。
这样朱由校才能腾出手来,做其他更多的事情,真正改变这个大明的命运。
就在朱由校不停地看着他的军队训练时,京城里面的一处府宅内,倒是来了几个位高权重的客人。
张润可是很久,都没有见到过那么大的大人物,光顾自己的府中了。
其实最近这张润的日子都不太好过,所有的京城百姓,都对着张家的人是指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牛角的二师兄 作品《明末昏君?我乃中兴之主!朱由校》第六十八章 军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