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和将杨修那几颗算盘珠子,扒拉了个清清楚楚。
这时,庞统跟着冷笑道:
“伯温军师言之有理,臣还要补充一点。”
“这封书信虽未署名,可臣于书法之道略有些造诣,认得出此书正是杨修的笔迹。”
“他亲笔修书是为将来有证据向楚公邀功,不署名则是怕此书不能顺利送到楚公手中,有泄露给伪魏耳目的可能,进而为曹操所知,要了他的性命。”
“不得不说,这个杨修确实是有些小聪明。”
听得萧和庞统所言,刘备遂再无质疑,便深信此书出自于杨修手笔。
“既然孤已知曹操诡计,是否当即刻增兵盱眙,以防备那孙观由海入淮偷袭?”
萧和一笑,却道:
“楚公的胃口也太小了,既然咱们已知曹操的诡计,又岂能只满足于守住盱眙?”
刘备从萧和话中听出了玄机,立时兴奋起来。
萧和指着地图,别有意味一笑:
“曹操不是邯郸学步,想学咱们先前的由海入淮之策么,其实臣原本也想故伎重施一次”
当下萧和不紧不慢,将计策徐徐展开。
刘备恍然明悟,遂是笑道:
“原来伯温你早就胸有成算,纵然没有杨修泄密,孙观公孙恭也会撞在我们的枪口上。”
“好好好,伯温你这一计,胃口确实够大,孤就依你之计行事!”
刘备是豪意狂燃,当即喝道:
“来人啊,速速令兴霸下船登岸,前来听令。”
十日后。
东海郡以东海面上。
一支七十余艘海船组成的船队,正在沿着海岸线向南航行。
旗舰船首处。
孙观与公孙恭二人,正并肩远望前方。
“此间应该已过海西,再往南百里,应该就是淮口了。”
公孙恭遥指着前方说道。
孙观张望半天也看不出个名堂,只得道:
“公孙兄,能否令船队远离海岸线,以免为楚国的耳目发现我们的行踪?”
公孙恭一声苦笑,叹道:
“孙老弟,你不常出海,不知海上的凶险。”
“我告诉你吧,越是离海岸线远,就越有可能遇上大风大浪,到时候撞上个暴风雨天气,船被掀翻了,咱们都得掉海里边去喂鱼。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命不在身 作品《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第219章 举族生死,决于楚公之手!曹操想哭:神童在神人面前不值一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