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相交,亲朋好友,皆为士家豪姓,所谓人性本私,他在举荐贤才时,自然而然会偏重于家世出身,而忽略了才能德行。”
“那么久而久之,家世势必会成了选官的唯一标准,谁家世显赫,谁出身好,谁的官就大。”
“长此以往,用不了多久,从朝廷到州郡的要害官职,便皆会为士家豪姓所垄断,出现上品无寒士,下门无士族的局面。”
“且这些官员能力良莠不齐,势必会充斥着大批空有家世,却庸碌无能之徒。”
“士族豪姓把持做官的权力,却将寒门庶族晋升之途封堵,这些人势必会对楚公,对国家心怀怨言,人人思乱思变。”
“而从朝官到州郡地方官,皆为士族豪门所把持,这些人又彼此联姻,同气连枝,久而久之势必会演化出权倾朝野的门阀。”
“到那时,就不是君王治天下,而是君王与门阀士家,共治天下。”
“甚至君王之权,还会为门阀士族架空,成为有名无实的虚君!”
“试想一下,君权旁落,门阀士族把持朝廷州君大权,各级官吏充斥着庸碌无能之徒,寒门庶族又皆对国家怨声载道,人心思乱”
“到了如此地步,国家焉能不亡?”
萧和字字如雷,轰响在大堂中,将这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尽数揭穿。
刘备幡然省悟,连打了几个寒战,背后已是浸出一层冷汗。
陈群则眉头紧锁,惊讶的目光冷眼看着萧和。
显然,萧和指出的这些弊端,他本就心知肚明,却故意没有向刘备和盘托出。
令他吃惊的是,这些隐藏极深的隐患弊端,竟然为萧和眼看穿。
身为一个穿越者,萧和怎么可能看不穿这九品中正制的危害呢。
当年曹丕谋求称帝,为获得士家豪族的支持,选择推行了陈群所创的这九品中正制,向士家让渡了部分君权。
结果就是促成士家豪族坐大,最终酿出了司马氏篡魏的恶果。
当然了,司马氏也知这九品中正制的隐患,自己凭借士族豪姓们的支持篡魏成功后,便大封诸王来制衡士族。
结果又酿出了八王之乱这个更毒的恶果,致使华夏再次陷入内乱,给了盘踞于边地的诸胡趁势南下,渔翁得利的机会。
最终,五胡乱华,神州陆沉,华夏陷入了三百年最黑暗的岁月。
这便是萧和所说,亡国灭种之中的灭种。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命不在身 作品《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第249章 五胡乱华,罪在此制!刘备:孤谋万世,绝不与士族门阀共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