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达,昨夜你我会面,你可是亲口判断,大耳贼极大可能要攻我关中。”
“既是如此,适才军议你为何却又谎称尚未敢断定,不向父王进言?”
“你不向父王进言便罢,却为何还暗示我也不要进言,反倒被仓舒抢先一步进言,抢去了功劳?”
曹丕屁股还没坐稳,便是一脸困惑的抱怨起来。
司马懿给曹丕添了杯茶,叹道:
“二公子,你也说了,我只是判断大耳贼有极大可能攻我关中,我可并没有笃定。”
“毕竟萧和那个妖人,用兵神鬼难测,谁敢保证就一定能揣测出那妖人的意图?”
“倘若你我贸然进言,却步了程仲德的后尘,岂非得不偿失?”
曹丕身形一震,满脸的质疑霎时间烟销云散。
当初程昱判断失策,致使洛阳失陷,进而使兖州沦陷,整个河南局势崩盘。
程昱则在羞愧之下,想出了死守濮阳,与刘备共存亡的计策。
结果刘备没杀成,自己却尸首分离,死无葬身之地。
司马懿这是吃多了萧和的亏,已丧失了绝对的信心,唯恐步程昱的后尘。
所以,他才在今日军议上,扮演了不沾锅的角色,只是引导曹冲来说出他的猜测,自己不做定论。
对了,自己多少能分点功劳。
错了,责任则全在曹冲身上。
“仲达的顾虑不无道理,可倘若你判断对了,岂非白白让仓舒又出了风头?”
曹丕叹了口气,显然心有不甘。
司马懿给曹丕添了杯汤茶,意味深长道:
“二公子呀,你还看不明白吗,大王心中已倾向于立你为储,不然怎会重用于我?”
“这一点风头又不足以改变不大王的倾向,却要冒极大的风险,仓舒公子要出风头,就让他出便是,咱们要求稳才是。”
曹丕若有所悟。
时年秋,一道由荀彧执笔的讨曹贼檄文,先一步散播往了魏国各州郡。
紧接着,楚王刘备于许都誓师,宣布要尽起倾国之兵,讨灭伪魏。
青徐二州的府兵,迅速向高唐,苍亭方面集结。
兖豫二州的府兵,也分道北上,向白马,濮阳等渡头会合。
南面荆州,扬州的府兵,亦是源源不断北上。
一月之内,近三十二万的楚国府兵,便云集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命不在身 作品《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第322章 踢开河北大门!萧和:我要让曹贼在同一个地方,栽两个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