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练剑时的认真还是值得称赞的,加上效果好,师长自然喜欢。大课教习,少不得要树几个典型,于是在外门和杂役大院发生过的场景就再度上演。
不少弟子还道他是从杂役院和外院带来的习性,却不知这些前辈早就身受谢渊之苦,盼天盼地终于将他盼上了入云峰。很难说谢渊上升得这么快,有没有同门的愿力在冥冥之中辅助。于是痛苦从半山溪瀑,转移到了入云峰顶,而笑容则反着来。
吕良东看着谢渊,越看越满意。
练剑又认真,功夫又好,态度又礼貌,长得也嗯,憨厚老实,看起来板正,一看就是不会骗人的那种。
完美弟子的模板。
真不知道怎么没人收呢?
要不是吕良东自己将内门弟子全部视如自家门下,从不藏私,但也从不收徒,恐怕都要动起这样念头。
集体课毕,不少弟子都跑到吕教习面前请教自己的剑法问题,亦有三三两两的弟子围在一起,共同探讨。
闭门造车毕竟所思有限,集思广益常常能破解自身难题。
谢渊亦和林成交流几句。
当然,大多数时候都是名为交流、实为指点;但也有少数时候,林成的想法或者林成遇到的问题本身,都同样可以给谢渊启发,让他从中获益,正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趁着暗暗提点几句、让林成陷入思索之际,谢渊看似也在思索剑道难题,实际上却在看其他的东西。
云山剑意经第四层:(19914000)
养身功第一层:(361000)
吕良东的眼力没看错,谢渊最近是有提升。
不过不是剑法,而是云山剑意经。
他在熟悉云山剑意经的基本修行路径之后,直接拿了养身功,自己给自己灌顶,瞬间将养身功重回第一层,而剑意经升至第四层。
两门功夫自然不是一一对应的,但层次大致等同,第四层的剑意经,基本就匹配气血二变境的实力。
其实在武道通神之路的初期,气血武道才是为主;辅以内息能走得更远,都是后人改良探索而得。
故而这些养法,大部分都不是和武道境界一一对应的,内功也没有特别明确的境界划分,直到宗师时合而为一,圆融如意,才算完全匹配。
但武道发展至今,基本存世的功法,每个层次会和武道境界大致对应上。
这云山剑意经,前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