闱之前,可否完成?”
二女听了这话,先是一愣。
宋若娥随即仔细算了算日子,点头回道:“应当不难。”
周钧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么便拜托二位了。”
敲定《梁祝》话本的事情之后,周钧回家中收拾了行李,又向父母说了东都职事。
当周钧回了厢房,萧清婵听闻他要离开数个月,心中有些忐忑,便开口问道:“二郎去了东都,平日里的饮食起居,可需要人照看?”
周钧想了想,还是对萧清婵说道:“清婵做事心细,又素有主张,此番东都职事,家中必须留有一人,处理急务。且记住,倘若有事,可寻仆役去往灞川别苑,求得庞公相助。”
萧清婵听了,点头应了。
如此这般,周钧花了数日,安排好了长安中的诸多事务,在临行前的最后一天,去了灞川别苑,向众人道别。
入了庞公的书房,周钧还没开口,却听见庞公的一声轻叹。
周钧开口问道:“可是钧此番去东都职事,庞公有事?”
庞公闭上眼睛,摇摇头,将案台上的一封信,推到了周钧的面前。
后者打开信,看了一遍。
写信之人,居然是寿王李瑁。
李瑁在信中说道,知晓叔公一片好意,但只是不愿涉足到争储之中,与其劳神烦忧,不如远游散心。
信中又说道,李瑁已请了圣人的准,在宫人的相陪下,携家眷去了渭南一带,请庞公勿要担心云云。
周钧放下信件,又见庞公一脸愁苦,心中清楚,寿王此举,怕是使得后者寒了心。
庞公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叮嘱了周钧两句,便让后者离开了书房。
回往自己小院的路上,周钧还在想着,寿王此举,究竟是出自内心,还是以退为进,做与圣人看?
进了院口,周钧瞧见公孙大娘居然和画月站在了一起,正等着自己出现,不由愣在了那里。
公孙大娘看着周钧,笑着说道:“老身已经听闻了,周二郎明日便要去东都洛阳了。”
周钧点头,又朝公孙大娘和画月问道:“那你们这是……?”
公孙大娘拍了拍画月的头,宠溺着说道:“老身的毕生所学,已经全部传授给了她,再无可教了。往后,画月只要勤加苦练,早晚可成大器。”
瞧见画月的一脸喜色,周钧有点怀疑的朝公孙大娘说道:“她随您学习剑法,方才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