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中队长、小队长职务的“官”,但是具体工作上都各自负责一个方面。
“这几天的温度,白天大概是二十度,晚上最冷的时候有十一度。马上种稻子虽然不太行,但是现在据可以开始育秧了,育秧也得二十来天。到一月的下旬就可以直接种下去了。”
“我们连水田都没有呢。都是生地。再说水田还得筑坝修塘引水,到三月份能插秧就算快得了。”
关山跃揭开草帘子走了进去,里面的两人都吃了一惊,赶紧站了起来:
“首长!”
关山跃摆了摆手,做出平易近人的模样:“你们坐!我是夜里巡视走过,听你们还没睡,就进来看看。”
此时他已经看清,和李新恭在一起侃大山的是个不认识的陌生青年人。他的表情比李新恭局促的多,显然不是一个经常和元老打交道的普通移民。
看到关山跃探询的目光,李新恭马上介绍道:“这是三大队一中队的杨浩远,是个读书人呢!”
听李新恭这么介绍,这杨浩远有些忸怩起来,连连欠身道:“不敢不敢,学生不过个童生,当不得‘读书人’三个字”
关山跃见他的年龄大约有四十,但是和印象中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书生不一样,这杨浩远的身子看上去就挺结实,粗手大脚的,显然是做活出身的。
他当即在一条粗糙的长凳上落座,笑道:“杨先生也是农家出身吧?”说罢又招呼两人:“都坐,都坐。”
杨浩远一愣,忙点头道:“首长说得是,学生从前家里也种田,只是田不多,全靠养鸭过活。”
原来还是个“鸭司令”!关山跃心道这倒是个人才,饲养家禽也是要有专门技术的。当下问道:“既然杨先生家里是养鸭的,说说这里能养鸭吗?”
“自然是能养的,”杨浩远听到首长谈起了他的本行,马上来了劲头,“这里水土比我们老家还要暖和,湖畔池塘又多――特别是还靠着这处大湖,水里的鱼虾螺贝想必不少,饵料丰盛,养上几千只不成问题。只是这里没有苗鸭,要从琼州运来,太远了。若是只靠自孵,二十只鸭子少了些,也没带母鸡。”
“这都好说。”关山跃说,“只要条件合适,我们向临高申请就是了。”
“若是能申请下来,那是再好不过。”杨浩远说养鸭其实是不错的营生,鸭子可以不吃粮食,只要饲养地有足够的水域,每天出去放养就能吃个七七八八。饲主勤快的,再捕捞些螺贝之类给